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二)

- 专题 来源:中国设计在线 作者:cpcool 2010-09-13

       11、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5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和发展。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领导这次罢工的委员会。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怒。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第32号通告,紧急要求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第33号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决定由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参加上海总工会的领导。

       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和刘华等组成行动委员会,具体领导这次斗争,组织全上海民众罢工、罢市、罢课,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从6月1日起,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从6月1日到10日,帝国主义者又多次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英、美、意、法等国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上岸,并占领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学校。上海人民不惧怕帝国主义的武力镇压,相继有20余万工人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公共租界的商人全体罢市,连租界雇用的中国巡捕也响应号召宣布罢岗。

       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这标志着上海工人运动从分散的状态开始转向集中的有组织的行动。上海工人阶级在总工会领导下,成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在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6月4日,上海总工会与全国学联、上海学联、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共同组成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众结成了反帝联合战线。
      
12、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时,请愿群众与执政府卫队对峙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的枪杀请愿群众的流血事件。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地委和共青团北方区委、北京地委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北京总工会、北京学生联合会、北京反帝大联盟、广州代表团等60多个团体、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及美、英、日、法、意、荷、比、西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为了这次大会的召开,中共北方区委事先作了布置和安排。是日清晨,中共北方区委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又召开紧急会议检查准备的情况,赵世炎、陈乔年、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萧子璋、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刘伯庄,分别报告了群众的组织和发动情况,拟定了标语和口号,以及游行的路线等。群众大会上午10时开始,首先由大会主席徐谦报告会议议程,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段祺瑞政府17日对请愿群众的暴行。大会议决: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告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段政府立即驳复八国通牒。当队伍来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预伏的军警竟开枪射击,打死47人,伤2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陈乔年、赵世炎等人亲自参加了这次斗争。李大钊、陈乔年等由于掩护群众而受伤。惨案发生后,北京各学校停课,为死难的烈士举行追悼会。23日,于北京大学三院在陈毅的主持下召开全市追悼大会。鲁迅把3月18日称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北京的反动统治更加猖狂,李大钊等人被通缉,党的活动更加困难。

       13、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一次国内革命)

1926年7月9日,广州人民举行集会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的主要的职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而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主干。会议还决定建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便加强党的军事工作。随后,中共中央建立了军事部。
  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9日,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声中正式开始。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十万人,蒋介石为总司令。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组织和武装了大批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用以策应和支援北伐军的行动。
  7月12日和14日,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分别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和《北伐出师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的一部,约有兵力20万;二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左右;三是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多万。
  北伐军首先集中兵力在两湖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8月底取得两湖战场上的关键一战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与此同时,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同年9月17日,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率部进军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攻击河南。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所部。11月起,北伐军向南浔路一带发动攻势,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南昌、九江,随后又攻占福建、浙江。1927年3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上海。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
  在北伐进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支援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北伐进军。1927年初,汉口、九江的工人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从1926年秋到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先后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农民运动也蓬勃开展,形成了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形势。
  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14、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邮政工人驱车参加战斗

       1927年3月21日, 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武装起义由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军委书记周恩来任总指挥,同中共江浙区委负责人罗亦农、赵世炎一起负责领导工作。为确保武装起义胜利,上海区委组织5000人的纠察队,秘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派一部分工人打入敌人的“保卫团”,掌握一部分武器,借敌人的训练和装备,扩大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和军事素质。又在市民、特别是贫苦市民中进行广泛细致的政治工作。并根据敌人所在地区力量的强弱,划分了七个作战区域,规定了各区工人纠察队的任务,将敌人兵力较强的闸北区作为起义进攻的重点区。起义前十天,铁路工人中断了铁路运输,使北洋军阀在上海的警备司令毕庶澄部3000人和当地警察2000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3月21日,中共上海区委于上午9时正式作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决定。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中午12时起实行总同盟罢工、罢课、罢市。接着,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令。中午12时起,在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上海80万工人开始罢工,学生开始罢课,商人开始罢市。总罢工实现后便马上转入武装起义。
  武装起义以工人纠察队为先锋,按照预定计划攻打各警署和兵营。起义工人攻下市电话局、电报局,占领警察局和兵营。法商电车公司的5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只有5支手枪和40把斧头,他们攻下南市第二警察署并打开南市衙门,释放了被关押的政治犯。许多政治犯来不及砸断脚镣和手铐,立即带领工人纠察队去武器库取出枪支弹药,得到武器的起义工人,又冲敌人的堡垒。在战斗中,市民奋勇助战,为起义工人修筑工事;大小饭店的店员赶制食品,供应前线;袖带红十字的男女济难会员奔跑于前线和后方,救护起义的伤员。在工人武装的强大攻势下,敌人挂起白旗缴械投降。
  21日晚,各路起义武装先后占领南市、沪东、沪西、浦东、虹口、吴淞六个区, 只有闸北仍在激战。22日晚6时,起义工人攻占上海北站,消灭了闸北最后据点。这次武装起义有300多位工人牺牲,1000多人负伤。22日,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召开,宣布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成立,推选钮永建等19人担任临时市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9人,工人代表1人,国民党左派、右派及资产阶级代表共9人。 会议制定了《市政府组织条例(草案)》,规定全市最高权力机关为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隶属于国民政府。以淞沪商埠公署原管区域及原有租界为范围,上海特别市暂分为8个区。23日,推钮永建、 白崇禧、杨杏佛、王晓籁、汪寿华5人为市临时政府常委。25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批准任命。

       15、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13239646_306151.jpg  

共产党人被砍头 

13239646_2006041211002878260300.jpg
  四.一二事变中被关押的民众 

13239646_2006041211002880922200.jpg
  被害的革命人士 

  13239646_2006041211002887289000.jpg
  四.一二的刽子手杜月笙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当晚,青帮头子杜月笙以上海工界联合会、中华共进会的名义,邀请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赴晚宴,将汪诱骗到杜宅杀害。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白崇禧在上海具体执行蒋介石的政变计划。凌晨,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青红帮、特务约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从1时到5时,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袭击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仓猝抵抗,双方发生激战。事先埋伏在工人纠察队周围的大批军警,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枪械。上海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余人,受伤180人。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会所和各区工人纠察队驻所均被占领。在租界和华界内,外国军警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交给蒋介石的军警。
  为了抗议血腥暴行,当天,上海各区工人分别召开了几万人以至几十万人参加的大会,一致要求:交还工人纠察队的枪械;惩办流氓,肃清反革命;保护上海总工会等。会后游行示威,闸北区数万徒手工人行至潮州会馆总工会会所时,奋勇而入,夺回了总工会会址,并立即召开工人代表大会,决定4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总同盟罢工。
  4月13日,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会后约有10万人整队去周风岐二十六军二师司令部请愿。二师司令部已经接到蒋介石命令,当请愿队伍走到宝山路时,用机枪猛烈扫射,当场被枪击而死者在百人以上,伤者无数,被捕200余人。天降大雨,宝山路上一时血流成河。同时,在上海南市游行的工人也遭到军队的枪击,死伤数人。
  从4月12日至15日的3天内,上海被屠杀者300余人,被拘捕的共产党人1000多人,流亡失踪者5000多人。工人领袖赵世炎、陈延年等先后被杀害。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兼戒严司令白崇禧发表通电称:上海工人纠察队,发生械斗,当此戒严之际,且前方军事正在进行,本司令官等为巩固后方安宁秩序起见,不得不严行制止。已将该肇事工友武装一律解除,并派员与上海总工会妥商善后办法。同时,白崇禧还声称如发生罢工,“不问首从,定即按照戒严条例,严惩不贷。

       1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 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了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1930年底到1931年9月,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同年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失败,于1934年10月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此后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克服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2月,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2月9日爆发了学生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爆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7、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

       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尤、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起义总指挥部设在江西大旅社。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由贺龙指挥的第二十军第一、第二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由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经5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同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和第七十五团,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参加起义,于2日拂晓开到南昌,与主力部队会合。
  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军:第十一军由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二十军由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九军由韦杵任军长(未到职〕,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8月6日至8日,叶挺、贺龙所部陆续抵临川,起义部队从南昌出发后,因未及整顿,沿途百姓受反动派恶意宣传的欺骗均闭户远逸,致使部队饮食不继,士兵们在炎热天气中超负荷地山地行军,病死和逃亡者很多,行军3日,部队实力损失已达1/3。前委决定停留一周以休整队伍。在此期间,前委决定废弃利用一般土豪劣绅来提款、派款、借款的旧筹款政策,改行对土豪劣绅征发、没收粮食财产和罚款的政策;另外,因二十军、十一军的参谋人员逃跑,有泄漏原定军事计划的危险,决定到瑞金后改道长汀、上杭南下;正式组建第九军和第二十军第三师。

       18、八七会议

中共八七会议会址-汉口三教街41号

       1927年8月7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和党内同志的要求,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顾顺章、蔡和森、毛泽东、陆定一、王一飞等21人。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纽曼也出席会议。会议主席李维汉,实际主持人瞿秋白。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毛泽东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第一、在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第二、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第三、在军事问题上,“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毛泽东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秋收起义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0、 黄麻起义

黄麻起义会议遗址

        1927年11月中共鄂东特委的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的农军举行武装起义。14日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曹学楷任主席。建立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2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潘忠汝等牺牲,工农革命军突围后转移到黄陂县的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12月底鄂东军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春,返回黄麻地区,不久,进入河南光山县柴山堡地区。7月,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戴克敏任党代表。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21、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jpg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成立,对坚持井冈山地区的斗争,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2、平江起义

 

       1928年7月22日,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湖南平江领导革命的士兵和农民举行起义,占领了平江县城,成立了平江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平江起义后,湖南军阀纠集六个团的兵力进行围攻。8月1日,红五军撤出平江县城,转战于平江、浏阳和江西的万载、修水、铜鼓,湖北的通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2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其余部分武装在黄公略的领导下,继续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23、制定《兴国土地法》

       一九二九年四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这个土地法是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是一个原则的改正。七月在上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了闽西土地斗争的经验,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其中规定,“没收一切收租的田地山林”,“随即分配于贫农”。“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富农田地自食以外的多余部分,在贫农群众要求没收时应该没收。”田地以乡为单位,按原耕形势,抽多补少平均分配“。后来闽西又提出”抽肥补瘦“的办法。这些规定都是正确的。由于正确的政策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闽西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在很短的时间中,在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三百多里的地区内,解决了五十多个区、五百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六十多万人得到土地。广大农民欢天喜地,积极从事生产,粮食产量增加,生活也得到改善。一九三○年初,红四军由闽西到赣南。二月七日毛泽东在吉安陂头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批判了江西省委巡视员江汉波阻碍土地斗争的错误,决定一要”分“,二要”快“,端正了赣西南土地革命的方向。二七会议后,赣西南土地斗争蓬勃开展起来。

       24、中国共产党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举行

       1929年6月26-30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六届二中全会。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关于政治、组织、农民、土地及士兵运动等方面的报告。会议检查总结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确定继续深入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纠正非无产阶级意识,加强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等项任务。在六届二中全会前后,党的白区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中共中央还先后整顿和改组了一些省委,加强和健全了党在白区的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29年,全国产业支部发展到100多个,并先后向苏区输送了许多干部、物资,支援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这次全会基本上坚持了党的”六大“制定的正确路线,同时继续贯彻并发展了”六大“的缺点、错误,”左“的倾向得到了发展,在富农政策上,将原决议中”无条件地反对富农“,仍是错误的改为”必须坚决的反对富农“,仍强调党的工作重点以城市为主;在组织问题上强调唯成份论等等。这些“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进一步助簪了党内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机关存在着的”左“倾思想的发展。

       25、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在广西百色举行起义,成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开始了广西西部的工农武装割据。
  3月,蒋桂战争爆发,李明瑞、俞作柏倒戈,桂系失败,蒋派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省绥靖司令。
  9月,张发奎联合俞、李反蒋,俞、李率3个师进攻广东。俞、李刚到桂平,因3个师全部叛变,反蒋彻底失败。
  此时,在邓小平领导下,准备起义工作。12月10日,在百色扣留了警备第五大队第五营营长、县长、禁烟局长等人,并迫使商会、公安局交出枪支。
  第二天,正式宣布起义,开庆祝大会。到会群众3000人,宣布红七军成立,张云逸为军长,邓小平为政治委员。
  1930年8月,部队发展到近万人,将第七军所辖三个纵队改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等三个师。
  9月后,主力转战黔、桂、粤、湘、赣五省边境,经大小战斗百余次,行程12000里,于1932年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编入红军第三军团。

       25、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会址: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

       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共分9个部分,着重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强调红军不但要打仗,而且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并且要在军内外建立正确关系,对敌军采取正确政策等。会议决定取消红四军军委,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林彪、谭震林等11人为前委正式委员,毛泽东任书记。

        26、红军反”围剿“战争

反”围剿“战争中的工农红军

反”围剿“战争胜利后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等人的错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27、一二八事变

上海闸北宾山路一带被日军轰炸成废墟。 

 

在闸北驻防的我19路军奋起抵抗。 

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19路军在闸北与日军巷战

       “一二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的事件。1931年”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夜间,日本侵略军由租界向闸北一带进攻,驻守上海的19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日本工厂工人举行抗日同盟罢工,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运输队、救护队等,积极支援前线。淞沪抗战在上海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打击,死伤1万余人,四度更换司令。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破坏淞沪抗战,19路军被迫撤离上海。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28、中央红军长征开始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雩都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围渡口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雩都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

       未卜的漫漫征程。部队将所有的文件、辎重、兵工厂机器、印钞票机器、X光机以及各种文化课本都携带上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旅途。在此之前,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先期赴雩都,选择行军路线,组织架桥,为大部队行军做准备。
  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3日,中革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红一军团为”南昌“,红一、红二、红十五师依次为”广昌、建昌、都昌“;红三军团为”福州“,红四、红五、红六师依次为”赣州、苏州、汀州“;红五军团为”长安“,红十三、红三十四师依次为”永安、吉安“;红八军团为”济南“,红二十一、红二十三师依次为”定南、龙南“;红九军团为”汉口“,红三、红二十二师依次为”洛口、巴口“。
  16日,中央红军南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左侧跟进;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后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日,渡过信丰河。

       2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党中央在遵义城琵琶桥(后改名子尹路、又改称红旗路)东侧87号原贵州军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林彪,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此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30、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这是吴起镇全景。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一年前,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1 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的陕甘支队,人数不满8000。
  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红军经过长达1年的行军到达苏区,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当前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31、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旧址

       ”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会议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且提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为了适应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毛泽东在他的报告中,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分裂的。“总之,”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命营垒的势力。“因此,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要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
  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3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不断斗争的同时,强烈要求北上与党中央会合,张国焘在分裂活动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其非法另立的"中央",并同意北上。红二、四方面军遂开始共同北上。两部在过草地后,先后发起了岷(州)洮(州)战役和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控制了甘南广大地区,形成了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的有利态势。
  党中央对北上的红二、四方面军极为关怀,电讯往来不断,询问和指示两军的行动,并令红一方面军做好一切迎接工作,同时派两个特别支队南下,先后攻占了会宁城、隆德的将台堡等地,以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10月的西北,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在这个宜人的季节里,古老的会宁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鲜艳的红旗在城头迎风飘扬。城内路上,为会师搭起的彩门格外引人注目。"来了!来了!"随着阵阵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红一、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会师了。整个会宁城沸腾了,处处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在两部举行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上,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早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两军战友含着激动的泪水,抛下肩上的背包,紧紧拥抱在一起,互致问候话语。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上空。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红一、四方面军已经会师的消息,心情分外激动,他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军的速度。10月下旬,红一、二方面军又在将台堡会师,在规模盛大的联欢会上,欢乐的气氛再一次弥漫在红军指战员的心头。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合发出《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三个方面军的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慰问和祝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从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证明了任何雪山草地般的自然险阻都无法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步伐,并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思想财富--长征精神。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密切协同,于11月取得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使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加巩固,同时对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33、西安事变

 

张学良(左)、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著名爱国将领 

陕西西安西安事变时的华清池图片

西安事变时的华清池

决意扣蒋 张、杨如何行动?(图)

   骊山上的兵谏亭是“西安事变”的见证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杨: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34、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属河北省宛平县管辖,距北平仅30里,为捍卫北平的屏障。驻守在平津一带的中国军队是第二十九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宋哲元致电蒋介石,报告卢沟桥事变真相。
  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
  同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射击;(2)日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国军队撤至右岸;(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翌日,中国军队撤退,日军不仅不履行诺言,反而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
  11日,平津当局与日军达成现地协定:(1)第二十九军代表声明向日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的抗日活动;(3)永定河以东不驻中国军队。
  10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35、抗日战争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图为毛泽东和朱德由王震陪同,在延安机场检阅即将南下的部队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图为1940年,彭德怀副总司令在“百团大战”时指挥作战。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的5位战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这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抗日根据地”的口号,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这是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

图为1939年,周恩来(右三)在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领导人叶挺(右一)等同志合影。

图为刘少奇(左)、陈毅(右)与在新四军工作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中)在苏北盐城合影。

图为新四军在英勇阻击日寇。

图为1945年秋,新四军第三师4个旅共35000人离开苏北向东北进军。

 

    武装工作队由敌后抗日根据地派往敌占区和游击区活动的精悍队伍组成,担负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打击敌人、瓦解敌人等任务。     图为冀中军区派出的敌后武工队向敌占区进发。

图为武工队乘船向渤海地区前进。

    图为1941年8月1日,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在江苏淮宝县(今洪泽县)岔河镇成立。后因其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被誉为“淮北铁骑”。

图为武工队在天津附近的津浦线上,向铁路工人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

       36、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宣言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各党派和军队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提出四项保证: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林伯渠等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但因国民党方面坚持取消共产党组织上的独立性,取消红军,取消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就发表中共宣言和改编红军问题,在南京举行第五次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在共产党的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37、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会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为了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全面抗战,并具体制定、建立党领导抗战的纲领和政府,从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张国焘,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等22人参加了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在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在军事问题上,毛泽东在正确地分析中日战争中敌强我弱的形势和敌人用兵的战略方向之后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在这种形势下,红军必须从正规战争转向抗日游击战。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关于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指出,要坚持统一战线,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同时要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充分吸取1927年革命失败的教训。总之,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这次会议还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其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其发展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员及其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
  洛川会议还决定了共产党在全国抗战到来的新阶段中的具体行动方针。首先,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其次,以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最后,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要广泛地发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我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38、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于平型关首战告捷。 
 

  平型关战斗前,聂荣臻在前线侦察。

  为配合第二战区友军防守平型关至茹越口和雁门关的内长城一线,八路军总部令第一一五师进至平型关以西之大营镇待机。林彪、聂荣臻等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狭窄谷道伏击歼敌。23日夜,第一一五师师部进至平型关以东之冉庄、东长城村地域。
  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第一一五师之伏击圈,第一一五师乘机全线突然开火,予敌以大量杀伤,并发起冲锋。日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急从蔚县、涞源调兵增援,被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阻击于灵丘以北及以东地区,并于腰站毙伤其300余人。战斗持续到13时,被围之日军全部就歼。
  此役,第一一五师共歼日军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l00余辆、马车200余辆,我军伤亡600余人。
  平型关大捷,振奋全国,各地纷纷电贺。26日,蒋介石特电朱德、彭德怀,称:“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39、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上)

图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晚8时,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的积极抗战,引起了日寇的极大恐慌,他们将侵华的86万侵略军中的54万军队压向解放区战场。日寇在解放区周围建立了许多碉堡,封锁、分割各解放区,对解放区实行“囚笼政策”。
  为了砸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主力部队集中了100多个团约30万兵力,向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攻击。
  8月20日到9月10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提出“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战斗口号,他们把路基一段一段挖掉,把枕木烧毁,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在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八路军继续扫除了交通线两侧和深入革命根据地内部的敌人据点,并粉碎了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12月5日,百团大战以我军取得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0、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中被围攻的新四军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的各两个团,共9000余人,由泾县的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起程,向茂林前进。茂林地区丛山环绕,断崖绝壁,国民党反动派预先在这里布置了由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七个师(约8万余人)。7日,新四军到达茂林,国民党军立即对它实行包围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仓卒应战,并电国民党当局质问。但蒋介石诡称已电顾祝同查询真相,实则密令各部切实执行其“一网打尽,生擒叶、项”的毒计。新四军指战员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奋不顾身,英勇地抗击了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围攻。经七昼夜血战,终以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等率领3千余人突围外,大部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亲赴敌108师师部谈判,竟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皆遇难。
  蒋介石随即又在1月17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其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并令汤恩伯、李品仙的20余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达顶点。

       41、整风运动

毛泽东就整风问题与中共高级干部谈话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由准备阶段进入普遍整风阶段。
  中共认为,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 党中央领导克服了“左”倾和右倾的机会主义错误,但错误的思想根源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清除,那种曾盛行党内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济神圣化的错误,仍然束缚着某些人的思想。同时,抗战以后,又有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加入共产党,他们既有革命积极性,也给党内带来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因此,党内还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另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环境相对稳定,具备了进行整风运动的客观条件。
  针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1941年5月, 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 又作了《整顿党的作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毛指出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示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自此,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开始。其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检查自己的工作、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源及克服错误的方法。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学习并讨论了党史。

       42、 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毛泽东、朱德等与参加文艺座谈会人员的合影

毛泽东和参加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5月2日为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讲了立场、态度、对象、工作、学习等1个问题。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民众剧团负责人柯仲平谈了该团的演出感受。从晋西北回来的第一二0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作了发言。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朱德首先讲话,谈了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对象问题,并联系自己谈了世界观的转变问题。毛泽东作“结论”发言。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王稼祥、博古、凯丰、徐特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知识分于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话》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
  《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43、上党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以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入侵晋东南,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等县城,其军部率3个师驻守长治(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称上党郡)其余部队和地方团队守备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县,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军委指示,针对史泽波所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决心以所属的太行、冀南、太岳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首先逐个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史泽波的主力从长治出援,力争在运动中予以歼灭,尔后收复长治。为了打好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首先,将各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游击兵团编组成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使之成为正规兵团,从而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次,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部队知道毛泽东赴渝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再次,开展了战前练兵,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5万民兵支前或参战。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太行纵队首攻屯留,太岳、冀南纵队设伏打援。11日,长治守军出动6000人增援屯留,中途稍与打援部队接触,即畏惧被歼而退缩长治。12日,攻克屯留。13日,太岳纵队攻击长子县城时,以太行、冀南纵队打援。但长治守军不敢出援,打援意图无法实现。刘伯承、邓小平当即放弃打援计划,令各部迅速夺取外围各城。至19日,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为我攻克,共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9月20日,各纵队开始合围长治。刘伯承、邓小平决心由城的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而在野战中予以歼灭。24日,各部队开始攻城,但遭到史泽波部的顽强抵抗,攻城未果。??
  由于上党告急,阎锡山急令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第23、第83军和省防军等部共2万余人,由祁县地区向长治增援,图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判明彭毓斌的行动企图后,决定采取攻城打援的战法。以冀南纵队及地方武装佯攻长治,以太行、太岳纵队北上打援,将援军歼灭于襄垣、屯留之间地区。?
  10月2日,打援部队与增援敌军在屯留西北之王家渠地区遭遇,打援部队立即将彭毓斌所部包围于老爷岭、磨盘脑、榆林地区。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拼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打援部队多次攻击未果。刘、邓首长遂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加打援,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为避免彭毓斌作困兽之斗,部队攻击时采用"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即在北面敞开一个口子,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10月5日,彭毓斌部向北突围,太岳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虒亭以北之土落时,堵死敌人逃路。随后,打援部队以跟踪追击、平行追击、超越追击、穿插分割等战术手段,将敌援军各个歼灭,彭毓斌被击毙。
  被围困于长治的史泽波,见援兵无望,乃于10月8日乘夜暗从长治向西突围,企图逃向临汾。据此,刘伯承、邓小平急令太岳纵队从虒亭直出沁水之马壁,对敌实行兜击。太岳纵队在"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的鼓舞下,士气旺盛,他们不顾疲劳,忍受饥饿,日夜奔驰。至12日,终于在沁河以东之将军岭、桃川地区截住了突逃的史泽波部,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44、解放战争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

辽沈战役打响

人民解放军以坦克为前导进入沈阳市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中被俘的蒋军官兵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缴获的美式山炮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缴获的化学臼炮

 

 

 

淮海战役前线总指挥委员会委员合影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方针。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前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4个月努力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及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批准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4月1日, 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举行谈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随后,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 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 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到1949年9月底,除西南和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人民赶出中国大陆。

  从1946年7月至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淮海战役中,中原人民支援我军弹药、物品的架子车队

       45、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凶险异常 毛泽东两喊蒋委员长万岁

       日本投降后,全国各界人士强烈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呼吁民主协商成立联合政府。蒋介石为欺骗公众舆论,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给中共发出3封“万急”电报,邀请毛泽东亲临陪都重庆,共商国是。
  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离延安飞往重庆。29日,毛、周、王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开始谈判。国民党方面对谈判毫无准备,暴露其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最初4天,双方就政治、军事先作一般性商谈。
  9月3日,中共方面将拟订的两党谈判方案11项交国民党代表转蒋介石。谈判方案是从实现和平、民主、团结出发,以国共两党现有政治军事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并在中共方面作出重大让步(包括军队的大批裁减和南方解放区的撤出)的条件下提出的。
  8日,张群代表国民党作答,坚持政令、军令统一,强调共产党要“放弃地盘”、“交出军队”。从10日至21日,国共代表进行6次谈判。17日,毛泽东同蒋介石、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商谈,仍无进展。为避免和谈破裂,中共表现极大的克制和让步,在军事问题上表示以公平合理整编全国军队为原则,愿将它所领导的军队缩编至24个或至少20个师。国民党方面表示它的军队整编计划正在进行,对于中共军队缩编数目可以考虑。在政权问题上,对于解放区和国民大会,双方申述各自的立场,同意提交政治会议解决。
  经过43天谈判,于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2日公布。11 日,毛泽东回延安;17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

       4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作报告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并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
  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作出以下决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即日起改名为北京;(2)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确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国旗定为五星红旗。
  大会选举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了由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董必武等56人为政府委员会委员。

       47、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迅速组成政府机关,推行各项工作。
  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就位。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对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晚上,北京市民举行提红灯游行,直到9时许结束。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