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7日上午11点,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所在的彩虹大厦4层的工作室里,六七个工作人员在各自忙着手中的事情。一位在给某博物馆的复制品做裁切,一位在制作《百册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大观》的其中一本,两位在电脑旁进行色彩管理系统的调用。沿着西面墙壁摆放着很多油画原作,它们属于一个几天后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画展,一位工作人员正陪着客人比较着原作和紧贴旁边的复制品。
工作室的对面是彩虹艺术馆,差不多有四个教室那么大,装设简单,但落落大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两扇玻璃门后等待拜访者的有亚洲印制大奖的金奖作品,也有“科印杯”数码印刷大奖赛的全场大奖作品。彩虹艺术馆里的展品记录着圣彩虹书画复制的发展脉络,进门右手边的中国古书画复制是圣彩虹的出道作品,左手边是后来逐渐加入的油画复制作品。入口处是油画大师靳尚谊的《一个朋友的肖像》,据说因为是至爱,大师每次来都会领着朋友直奔这幅复制作品,因此,在彩虹艺术馆,这是极少数几幅不能出售的作品之一。现在,时不时会有画家来彩虹艺术馆转一转,把自己喜欢的复制作品买走,一幅1万多元的《簪花仕女图》,光靳尚谊就买走了三幅,而原来他买的是二玄社(日本著名的古书画复制专门机构)的复制品。
在北京,圣彩虹虽然不是最大,但名声很响,在印前方面的造诣形成了他们鲜明的技术特色。董事长周项立说,圣彩虹进入书画复制领域,是一个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周项立在学徒时期成为最后一批能从老一辈那里学到宣纸印刷工艺技法的人,多少有这方面的情结,也一直关注这种技术的发展。从创建之初,圣彩虹就一直坚持走技术增值的道路,对有难度的技术,总是饶有兴趣地主动去接触,书画复制的核心是色彩管理,这又恰是圣彩虹的强项。所以2002年,当一个故宫古画复制的项目出现时,正是圣彩虹的船行至此,借水行舟而已。
专利不是技术的壁垒,而是权利的保护
2005年,圣彩虹研制出了宣纸的渗透涂布技术,业界震惊。同年7月,圣彩虹和北京一鼎轩文化公司合办故宫仿真艺术展,这场在北京东直门外幸福艺术中心开办的展览打开了圣彩虹书画复制的"幸福之门",订单纷沓而至。
圣彩虹的宣纸涂布技术能做到让涂层渗透在纸纤维里面,更接近原作。继宣纸之后,圣彩虹把这项涂布技术扩展到各种美术纸、版画纸上,专门成立工厂对这些纸进行二次加工。
圣彩虹专利技术中还包括光源技术,他们采用了平面定向的全光谱光源,仿真效果更生动。ICC颜色管理是书画复制技术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在没有做仿真之前,圣彩虹就致力于此。书画复制是一门综合技术,考验的是数码印刷、色彩管理、材料、扫描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圣彩虹多年在技术上的钻研功底,通过书画复制得以呈现,使其把一个偶然得来的机会变成了一种必然的业务延伸方向。
尽管圣彩虹在书画复制方面有5项专利,但专利不是技术的壁垒,而是权利的保护,周项立解释两者的区别,“保护的意思是这是一项资质,是我自己的知识产权,不是买来的,这样可以在市场开拓时掌握技术主动权,还要不断地有针对性地研发。专利不是一个别人不能做的壁垒。现在技术社会化程度高,技术资料的取得也比较容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看到了书画复制市场的前景而提高了市场活跃度,在鱼龙混杂的局面下,用非法渠道拷贝来的文件复制来复制去的情况很普遍,这种环境导致博物馆等资源掌握方在挑选合作方时非常谨慎,技术方面的自主权成为他们极为重视的资质。面对书画复制行业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的现实,圣彩虹只能靠自己运作、自我规范,这样才能在书画复制领域逐渐做响自己的品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