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激光防伪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从军用到商业民用化的转变。国内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华工图像公司相关人士表示,1989年公司成立之初,激光全息还是863实验室项目,用于导弹的激光制导影像识别。随后,该技术开始向民用转变,首先用在国家海关总署的出口退税单据上,光这一项每年就可去假留真、减少支出上千亿元;不久后用在外交部的签证、国税总局的税务发票上。
之后是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一家茶厂遭假冒产品冲击濒临倒闭,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当时的‘猴王茶叶’很有名,与厂家取得联系后,我们在国内首家将激光全息技术运用在了茶叶的外包装袋上,从此开始了激光防伪大范围的商业化运用。”华工图像市场部经理项永博说。
专业人士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息就是防伪的。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技术迅速扩散,如今早已被造假者从各个方面攻破,防伪能力已十分有限中国中部。而且一些张贴式的镭射商标,可以反复运用,让造假者有机可乘。
1995年以后,全息图像开始加入信息防伪技术,如光学微缩技术将文字信息记录在全息图上,肉眼难以辨认,在60倍、甚至100倍放大镜下才可观察到具体内容中国中部。这种防伪手段相对较难复制,造假成本较高,目前很多商品都在运用,只不过普通消费者不能直观看到,必须借助专业设备来识别。
而在激光全息的日益普及前提下,光化浮雕技术制作的图案具有一种不同于全息图的金属光泽,用肉眼很容易识别,比如个性签名防伪。另外,还可在光化浮雕图案中设置加密的隐藏信息,也具有较强防伪力度。
可以说,有名牌必有假货中国中部。激光防伪的未来趋势在于信息安全防伪,对信息进行“加密”,将数十种防伪技术用在一个产品上,造假者就很难模仿了中国中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