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印前频道 - 防伪 来源:中国印前网 作者:cpcool 2010-11-26

    我国用于货币和有价证券的印刷防伪技术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近年来假冒货物的日趋严重,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采用印刷防伪技术保护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注意学习防伪知识。因此,供公众识别的印刷防伪技术随产品以及市场需求应运而生,防伪技术在打击假冒、保护名优产品、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这类防伪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印刷防伪的分类

 

    根据使用与识别的范围,防伪技术可分为:机密型防伪、专业型防伪、普及型防伪。

    由于机密型防伪不便于广泛应用与流传,所以机密型防伪不在此次介绍之列。

 

    专业型印刷防伪:

 

    需要借助于仪器、设备进行真伪鉴定,仅限于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使用的防伪技术。此类产品的防伪性能有效可靠,常服务于消费领域和司法诉讼。一般而言,除简单的荧光检测外,检验手段较复杂的防伪都属于专业型防伪范畴。

   

    普及型防伪:

   

    这是一种存在大众使用的物件或者产品上便于公众区分真假的防伪印刷技术。在物件或产品的显要位置设置公众易于发现的鲜明标记,不必借助于特定仪器、设备,用肉眼即能辨认的防伪特征。其特点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第一场合的条件下就能区分真假。

    常见的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有:钞票上的水印、安全线、凹印图文、缩微印刷、白光显示全息激光、规则揭露、干涉变色、核微孔等技术。

 

    从防伪形式上分,印刷防伪可以分为:激光全息防伪、干涉与衍射光学防伪、磁信息防伪、核径迹与印刷、激光与印刷防伪结合等在内的物理信息防伪技术;包括特种防伪油墨、防伪承印材料在内的印刷防伪技术;包含底纹纹理、组合印刷、模切等在内的制版与印刷的防伪技术;包含数字水印、随机编码在内的数字式防伪等。

 

    普及型防伪技术:

   

    技术可靠    实现普及型防伪技术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设计上先进与新颖,工艺上成熟独特,选材上超常与巧妙。只有技术可靠的防伪印刷技术才能保证普及型防伪技术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被防冒。可靠性不仅意味着抑制仿冒,而且具备产品的一致性、使用的一次性和质量的连贯性。显然,那些使用普通技术、公开技术以及扩散的防伪技术所印刷的防伪产品,不具备这个先进要素,是难以起来到防伪作用的。

技术独占为了避免假冒的普及型印刷防伪产品必须在技术上具有独占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技术的垄断,缺乏独占“绝技”的产品随时存在被复制和伪造的可能性,实际上,在印刷普及型防伪产品所必须的诸多技术要素中,如在生产条件、仪器设备、模具或印版、原材料及其相互组合、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中要有一个要素不可替代的,使得不具备这种要素的仿冒者不可能实现对这种防伪技术的仿冒。防伪技术不同于一般技术,从产品的研制到生产,必须始终对关键技术进行严格的保密与控制,否则就会过早地失去独占性。

 

    识别简单唯一  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老百姓仅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能识别。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产品一般都是利用视觉信息作为识别点,在不同视角、光源、温度和压力等状态下,显示特征不同、颜色变化的图案。

    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不仅要求识别方法上简便,还要努力做到识别结果的唯一。即从防伪产品观察防伪图案特征得到的结果,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尽量避免出现大概、八成和可能的模糊感觉。因为一旦大量出现假冒,只要50%与真品相似,老百姓就会误认为真。这会给生产者带来许多麻烦和后患,使印刷客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防伪时效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利益的驱动,任何一项防伪技术的出现都会有被防冒、复制的可能。由于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产品的识别特征的公开化,其被防冒的可能性比专用印刷防伪技术要高得多。因此,任何一项普及型防伪技术都有一定的安全使用期限,即所谓的防伪技术的时效性,当然这个时效越长越好,越长说明技术越过硬。对于防伪时效,各国都没有最低的规定,但是普及型防伪技术产品的安全期限至少应在一年以上。为了延长和检验防伪时效,一项防伪技术产品除综合使用几项普及型防伪技术外,到少还应使用几项专业防伪技术包括用户和权威部门分别能够识别与鉴定的密码、暗记及特征。例如人民币的印刷防伪技术。

   

    成本可接受   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产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环节和流通领域中防伪保真的需要,是一种进入市场的特殊印刷品。因此,普及型印刷防伪技术产品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其价格应该控制在商品价格的1%以内。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