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版上直接成像的CTP技术(4)

印前频道 - CTP 来源:设计在线 作者:hccm 2010-07-15
320 0 0




由于在机直接制版系统要求制版过程快捷、简便,因此常常采用无需后处理的成像技术和版材系统。开创这一先河的是海德堡公司推出的DI技术,该技术采用Presstek公司的红外激光热敏成像和热烧蚀无水胶印印版的在机直接成像系统。随后开始出现其它的成像体系,但是热敏成像系统,特别是不需要后处理,而且没有生产污染的热敏成像系统,如热致相变化成像体系、热蜡转移体系等等依然是首选的体系。Komori公司推出的代号为Project D的在机直接制版系统,采用CreoScitex公司的240光束IR-LD激光头,使用Agfa、Kodak Polychrome以及Asahi Chemica1等公司提供的无须后处理的热敏版材,制版时间可以控制在4分钟之内。另外,KBA和Scitex公司合作推出了Karat在机直接制版系统;Ryobi与Presstek合作推出了Ryobi 3404 DI;Akiyama采用Presstek的一体化红外激光扫描头ProFire,推出J Print Perfector系列在机直接制版系统;Screen推出TruePress在机直接制版系统……。
Man Roland公司与CreoScitex公司合作推出的DICOweb在机直接制版系统是采用热蜡转移成像技术的最典型例子。制版时,一带有碳黑热敏涂层(热可塑性树脂)的色带(约7μm厚)与胶印机印版滚筒接触,碳黑涂层在红外激光热能的作用下转移到印版滚筒上形成亲油图像区域(图14a)。亲油图像区域经短时间高温处理(约160℃)在滚筒表面固化,具备足够的耐印强度。非图文区域的滚筒表面经短时间亲水处理后具备适当的亲水性。印刷完毕后,印版滚筒表面的油墨以及热蜡转移层可以采用特制的清洗溶液,在清洗带的作用下去掉(图14c)。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不再使用传统形态的印版,无须更换印版,因此,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都可以设计成无缝滚筒,这对降低印刷噪声,减少机械运动的不稳定性,提高印刷有效面积和质量都非常有利。Agfa公司推出的Spray-on-Polymer也可以构筑同样的成像系统,据说,目前正在实验阶段,估计在近期还会有新的系统出现。有人误将这种系统称为“无版”印刷,这显然不太确切。这依然属于有版印刷的范畴,也依然存在制版过程以及相应的耗材和费用,印刷品的单页成本也会随印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具有传统有版印刷的所有特征。但是,这种技术采用的是非传统形态的印版,对使用者(用户)而言,的确没有使用印版的感觉和操作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目前在机直接制版系统可以细分为采用传统形态印版的系统和不采用传统形态的系统两种,目前有一种误解,将在机直接制版系统称为数字印刷机,这种误解在不采用传统形态印版的在机直接制版系统中尤为容易发生。严格地讲,数字印刷机应该是数字印刷使用的印刷设备,应该满足(1)最终影像的形成过程是数字方式、(2)真实意义上的无版、(3)可以实现可变信息印刷。显然这两种在机直接制版系统都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要求,因此,相应的设备不妨可以采用“直接成像印刷机”、“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机”等术语来描述,但使用“数字印刷机”显然是不妥当的。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濠电姷鏁告慨鐢割敊閺嶎厼绐楁俊銈呭暞瀹曟煡鏌熼柇锕€鏋涚紒韬插€濋弻锕€螣娓氼垱顎嗛梺鑲╁鐎笛囧Φ閸曨喚鐤€闁规崘娉涢·鈧梻浣规偠閸婃牕顫忔繝姘劦妞ゆ帒鍊归崵鈧柣搴㈠嚬閸樺ジ鈥﹂崹顔ョ喖鎮℃惔锝囩摌闂備胶顫嬮崟鍨暦闂佺粯鎸鹃崰鏍蓟瀹ュ浼犻柛鏇ㄥ亜閸楁娊鎮峰⿰鍛暭閻㈩垱甯¢幆灞轿旈崘鈺佹瀾闂佸搫鍟悧蹇撶暤娓氣偓閺岀喖鎮滃鍡樼暥闁诡垳鍠栧娲濞淬劌缍婂畷鏇㈠箮閸撳灝娲弫鎾绘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