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联版材由热敏涂层和亲水版基构成。热敏涂层一般由(碱)水溶性成膜树脂(如,酚醛树脂)、热敏交联剂和红外染料构成;亲水版基可以使用与传统PS版完全一样的铝版基。红外染料的作用是有效地吸收红外激光的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热敏涂层的温度能够达到热敏交联剂的反应温度;热敏交联剂的作用是在温度的作用下与成膜树脂反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使热敏涂层失去水溶性。由于空间交联的作用,曝光区域的热敏涂层在显影处理后仍然留在版面成为亲油的印刷表面,而没有曝光的区域被去掉使下面的亲水版基裸露出来成为亲水的非印刷表面(图10)。有些版材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联的效果,往往在曝光后还要对版材进行预热处理,从而进一步加深热交联效果(也是一种提高感光度的增幅机制)。这类版材称为需要预热的热交联版材。热交联版材的图文区域由空间交联的高分子树脂构成,因此这类版材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和耐印率,一般都可以印刷数十万份,非常适合长版印刷市场。
热转移版材和热致相变化版材都属于成像后不再需要化学后处理就可以印刷的无后处理直接版材(Processless CTPlate),而且在激光扫描成像过程中也不会产生烧蚀碎片和汽雾等废弃物,因此,这种类型的版材既适合于脱机直接制版,也适合于在机直接制版,受到普遍关注。热转移直接版材由色带和受像基材构成。受像基材本身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如,传统PS版的铝版基),主要作用是接受由色带转移的热蜡层和构筑亲水的非印刷表面。色带由耐热的高分子片基和热敏层(热蜡层)构成,热蜡层由低融点的高分子材料和红外染料构成。成像时色带与受像基材处于紧密接触状态,激光光能被染料吸收后转换成为热能,使热敏层温度升高导致热蜡层的高分子融化,从而使“液态”的热蜡层转移到受像基材上,形成印刷的图文表面(图11a)。为了提高图像区域的机械强度,往往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对转移在受像基材表面的热蜡层进行固化处理,原理是使热蜡层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尽管这种版材不需要显影后处理,但是,分离的色带与受像基材会给使用和控制带来不便,增加可变因素。相比之下,热致相变化的直接版材更具优势。这种版材由热敏涂层和支撑底基构成。热敏涂层具有足够的亲水性,成为非印刷表面,但在热能的作用下能够转变成亲油性,成为印刷的图文表面(图11b)。这种版材的底基仅仅是热敏涂层的支撑体,不参与最终的印刷,因此没有亲和性要求,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既可以是高分子片基,也可是金属版基。Agfa公司发布了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的版材技术,称为LiteSpeed,值得一提。LiteSpeed实际上是一种高分子涂布液,可以喷涂在任何印版或印版滚筒等基材表面,形成高分子膜。因此,这种高分子膜又被称为喷涂高分子膜(Spray-on-Polymer)。喷涂高分子膜经激光成像后,无需后处理即可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高分子膜可以很容易地被清洗掉,印版或印版滚筒表面又恢复到原始状态。由于支撑基材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喷涂高分子膜非常适合于在机直接制版。
●喷墨版材
喷墨版材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在传统的PS版的感光层上涂布一层能够接受油墨的受像层,另一种就是一种具有优良亲水和保水性能的基材(如,传统PS版的铝版基)。喷墨直接版材利用计算机控制喷头的往复机械运动实现扫描,将油墨直接喷射到PS版感光层表面的受像层或亲水基材上形成油墨影像。对第一种印版,还要对喷墨后的印版进行全面紫外曝光,使没有喷到油墨影像的PS版感光层曝光,然后经过PS版显影处理即可去掉这部分PS版的感光层,使下面的亲水版基裸露出来成为非印刷表面,即,受像层表面的喷墨影像仅仅作为紫外曝光时的“蒙版”影像,保护下面的PS版感光层不受紫外光的照射(图12a)。这种版材可以采用常规的水基喷墨技术,受像层一般应该具备适当的亲水性并能够在碱水中溶解,以满足接受油墨和PS版显影时能够被去掉的要求。对第二种版材,喷墨形成的油墨影像就是最终的亲油印刷区域,因此要求采用特殊油墨的喷墨成像技术。固体喷墨(Solid Inkjet)也叫相变化喷墨(Phase Change Inkjet)?是比较好的选择。这种喷墨技术采用不含任何溶剂的高分子固体油墨,依靠温度差异实现喷射成像,因此,喷射到亲水基材上的油墨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成为印刷的图文表面(图12b)。喷墨直接版材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现在成熟的喷墨技术和传统的PS版材,缺点是分辨力不高(主要受喷墨技术的限制,一般在1500dpi以下),速度比较低(受喷头往复运动的限制),适合于分辨力要求不高的印刷领域。
4-2 在机直接制版
在DRUPA'95博览会前后,在机直接制版技术只有Heidelberg推出的,采用Presstek公司的红外激光热敏成像和热烧蚀无水胶印印版的在机直接成像技术,即,DI印刷机(Direct Imaging)。曾有两种系列印刷机推出市场,即,人们熟悉的GTO-DI和QuickMaster-DI。经过五年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知名的胶印机厂家都推出了在机直接制版系统。这在今年举行的DRUPA'2000博览会上成为热点。这些印刷机制造商推出的在机直接制版系统都是国际大合作的产物。基本模式是印刷机制造商利用自身在印刷机领域的优势,与印前厂商合作,采用这些厂家的在机成像技术(On-press Imaging),与版材供应商合作采用适当的版材系统。Presstek公司和CreoScitex公司是两家最有影响的在机成像技术的供应商。
与脱机直接制版相比,在机直接制版最大的优点在制版速度快和开机前准备时间短,非常适合于交货期短的短版印刷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在机直接制版最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在机直接制版系统只能使用自己制作的印版,即,在机直接制版系统制版和印刷功能的不可分离或设备的专用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项技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可喜的是,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解决。例如,Hei-delberg与Creo合作推出的SpeedMaster 74 DI在机直接制版系统,采用Creo公司的热敏扫描成像技术(40 W/cm2红外激光)和Agfe公司的热敏直接版材Thermolite(热致相变化,无须后处理,据称制版时间为3.5分钟),由于Thermolite是有水胶印印版,SpeedMaster 74 DI配备有与传统有水胶印机相似的油墨和润版水系统,因此,也可以使用传统的PS版。也就是说,SpeedMaster 74 DI是一台两用印刷机,既可用作在机直接制版系统,也可用作传统的胶印机。Sakurai Graphic Systems公司推出的Oliver-474EPII-DI系统采用Presstek公司的一体化红外激光扫描头ProFire和(有水)热敏直接版材PearlGOld,因此也是一种在机直接制版和传统PS版的两用型印刷机系统。制版和印刷功能的专属性已经不再是在机制版技术的必然结果(图1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