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人:中国设计与世界距离相差50年

资讯频道 - 人物访谈 来源:中国设计在线 作者:selin 2012-10-25

 

    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版协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吕敬人的头衔一个个分量十足。10月21日下午三点,在深圳书城多功能厅刘晓翔讲座时坐在台下认真倾听的吕敬人,讲座结束后移师台上,履行嘉宾的职责,与听众热情对话。讲座结束后,吕敬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书籍设计也要说话

  在吕敬人看来,书籍设计师面对的是不同的需求,每个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不同的要求,出版社想要出畅销书,读者则想便宜买到好书。这些都是书籍设计者需要面对和综合考量的因素。其实书籍设计师也是图书作者中的一员,不仅文本要说话,设计也要说话。

  现在设计者的痛苦在于阻力重重。书籍既是文化商品、精神载体,形而上的东西,同时图书又很物化,是形而下的东西。一本书的出版涉及到纸张、印刷、装订、销售一系列的环节。出版社要算钱,核算成本,包括印刷费、纸张费、设计费。通常在成本紧张的情况下经常会不由分说砍掉设计费。或者动辄跟设计者要求拿出十个方案来,根本不尊重设计者的劳动成果。结果我们的图书不用说设计不行,整体质量也很差。有的书出版后因为纸质太差,滞销,最后只能化为纸浆,这是一种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歌德学院一位老师曾经说,闭上眼睛从书籍的棱角和挺度一摸而知哪些是中国书,哪些是外国书。德国书放三年也不会变型,中国书就不一定了。吕敬人强调,中国图书设计强大要靠自己,首先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

  技术进步了,审美倒退了

  说到中国设计的未来,吕敬人说,中国设计与世界的距离相差50年,这不是危言耸听。工业设计的差距要更大。吕敬人很清醒,他提醒,不能因为我们得了一些国际上的设计奖就觉得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很高了,其实得奖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足为奇。在评委的印象中,感觉中国很落后,所以看到一些不错的作品,反差很大就给奖了。

  目前国内书籍设计的创意和工艺都不够。现在不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巧取豪夺,通行的价值观不提倡静下心来认真做事。结果技术进步了,意识倒退了,审美也倒退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汉字美不熟悉,对文化美不懂,坐相站相,行为举止粗俗,何谈美呢?其实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一种设计。现在全中国所有大学都开设计课,设计这碗饭不好端了。但并不意味着国人的设计水准整个提高了。吕敬人说,他在国外认识好多人,他们对生活、对家具、对环境的设计有很高的水准,但他们并不是学设计出身。国外一个小学生的请假条设计得很美,不管是字体、大小还是疏密,而国内一些大学生写个假条,你看了,想呕吐。

  吕敬人说,现在的课本花里胡哨,审美已经扭曲了,编辑不放小蜜蜂、小蝴蝶、小熊猫就不踏实。其实看看民国时期叶圣陶他们编的老课本,非常上口的文本,再加上丰子恺优美的插图,传递的是一种很美的文化。老课本讲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本,自然风物,你爱这些山水自然会爱这个国家。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人们阅读、感动才能去读,讨厌怎么可能去读呢?吕敬人说他参与了高教课本的设计,提出尽善也要尽美。里面有一些改进,减少一些乱七八糟的符号,插图要讲究,要简洁,生物的插图更要准确。结果书出来了,印刷却一塌糊涂。原因很简单,印刷交给各地印,纸张不好,课本很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设计要从小孩子抓起,也许要从递给孩子们一本优秀的课本做起。

  纸质书是可以承载记忆和感情的

  吕敬人眼中,电子书的出现为书籍艺术提供了一个条件,特别有用,好查阅。电子书是非常好的信息传达的工具,但未必是非常好的阅读工具。书籍的未来会分化,电子书会有年轻人和学生追捧,而年纪稍长的白领和图书爱好者,只会收藏纸质书,这为纸本书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为图书有望成为艺术品提供了机遇。吕敬人觉得纸质书的文本、质感,翻动的味道,眉批所承载的记忆都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一本纸质书在手,你可以舒服地躺下来,静静地,懒懒地,喝杯茶,好好地消磨一段时光。

  说到纸质书的未来,吕敬人觉得纸质书既可以承载前辈的记忆,又是时间与空间的载体,轻易不会消失。今年6月28日,吕敬人在北京开设了一家“敬人纸语”。这是国内纸艺行业第一家集展示、交流、咨询、销售、实验工坊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型顾问式公共服务平台。目的就是致力于传递纸文化。在他的眼中,纸张不仅是有生命的,更是有表情有性格的。目前他的研究生到他的店里自己动手做自己的纸质论文书,也有家长带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手工书。他更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设计师加入纸质书的队伍,一起来抵抗电子书的诱惑。

  动漫不是创意产业的唯一

  说到书籍设计的现状,吕敬人一肚子的苦水,他说,现在很多地方花很多钱盖动漫基地,以为拍几部电影或动画片就是创意产业崛起了。其实,动漫并不是创意产业的惟一。在全国抓创意产业的背景下,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资助,这是很可悲的事情。图书设计本来是书籍成为书本前的重要环节。现在商品化了,一切却缩减了。举办第六届全国图书装帧设计展的时候,一个展览馆六天时间要三十五万,钱从哪里来?书籍艺术的传达和表现,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全国图书装帧设计展从1959年第一届开始一直都是国家级奖,从第七届开始就不属于国家级了。级别下降了,对图书设计者来说,不是好消息。我们现在自己办了一份《书籍设计》的季刊,我是免费主编,刘晓翔是免费设计,韩湛宁是免费记者,甚至书号都是会员免费提供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努力传播图书设计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j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