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来逛北京,若你挤不进故宫、颐和园、长城,北京还为你提供了其他选择。
如果想观看新奇的设计产品,像用竹子构成车身的电动车、可以收纳水桶和工具箱的“摩登化石”衣柜、由“燃烧着”的蜡烛组成的椅子、塑料桶拼装成的储物架等,就不能错过国家博物馆的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若想回到旧时光中去看看那些陈年旧物,不妨来到前门大栅栏看看“失物招领”的展览,那些藏在记忆中的绿漆小木椅、三好学生奖状、写着门牌号 的铁牌、用手指转动写着号码的凹槽才能拨号的老电话机……这些物件,将不大的展览空间占得满满当当,被“岁月神偷”盗走的场景即刻显现。
要是还不满足,你还有更多的去向:可以到名为“让他们坐在蛋糕上”的展览上看家具;去蓝色港湾听音乐;在工人体育场感受创意市集。你想看到的一切与设计有关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北京找到。
而这一切源于——以“设计北京”为主题的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自9月25日开幕以来,北京已被设计“占领”,设计周的116项活动吸引了350万观众。从国家博物馆到大栅栏,从798艺术区到三里屯Village……整个北京,刮起了“设计”风,中国味道、西洋格调,出位的、保守的,一应俱全。
往来游客把镜头对准那些有关设计的物件,取景框中看到的不只是设计作品,也是大城北京新的一面。
设计,不是奢侈品
“如果从普通人层面来说,设计应该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利用现在最新的科技成果,去改善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围绕这个去做的,应该都在设计范围之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三年展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这样解释他眼中的“设计”。
然而,提起“设计”二字,许多人却觉得离自己很远,浮现在脑中的多是些价格不菲的奢侈品。前来观看三年展的年轻观众刘洋就说:“在商店售货 员介绍商品时,一提到‘这是某位设计师设计的限量版’之类的话,就代表着,它的价位一定很高。买房子时,售楼小姐提示,这是某国设计师亲自设计的,那均价 一定不低。”
不少人都遭遇过类似的经历,在他们心中,设计与奢侈品画上等号。
“老百姓对设计有些误会,把它跟奢侈品等同起来,其实真正的设计不是奢侈品。奢侈品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主流应是为大众服务的价廉物美、有趣 且兼具艺术性的物品。”杭间强调,好的设计作品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三年展的主题便定为:仁——设计的善意,这也是在强调设计与普罗大众的关系。
在国家博物馆展厅中,有个颇具趣味的现象可以印证三年展的“善意”。三年展和意大利奢侈品牌宝格丽的展厅相对而立,一边是华贵的设计名品, 而另一边却摆满沙发、椅子、灯,显得相对“简陋”了些。多数人面对那个意大利奢侈品牌啧啧赞叹,但一进入三年展的展厅中,他们却顿时显得更放松。
所有展出的设计作品,不再是空有无法让老百姓理解的造型,而不知其所用。尽管有些展品很奇特,大家也能一眼看出它的用途。椅子、沙发、台灯、桌子,再怎么变化,终究万变不离其宗。而且许多展品事实上已经投产,走进百姓家中。
这样“善意”的设计,让观众备感亲切:原来,设计离我们并不远。
德国设计师诺伯特·万根的一个设计实例也反映了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的理念。
“1995年,我还是一个建筑师,在慕尼黑做了一个公寓改造项目。客户希望公寓多元化,而当时公寓的厨房面积很小,我们便想到给厨房做出一 个延展的平台,设计成多功能的区域。这样就使厨房看起来像件家具,它便可以成为客厅的一部分。”诺伯特·万根调侃说,别忘了那是在1995年,当时这种整 体厨房还非常新颖,而现在这种概念已经被世界各地接受。
的确,设计其实并不一定是奢侈品,它可以被搬进家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刘洋在看过整个展览后说:“如果这些产品定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每一件都让我有想购买的冲动。”
设计,请与我们零距离
在观看设计周上诸多展览时,不少观众都禁不住想感受一下那些展品的质地、舒适度,然而却有不少展览在展品和观众之间设置了“安全距离”。或 是低矮的栏杆,或是厚厚的玻璃罩,若有观众试图伸手,便会有工作人员走来,提醒:只能看,不能摸。更有些展品被摆到高高的柜子上,观众甚至只能仰着头才能 看到展品,这让许多人感到了一种距离感。
一对夫妇在观看三年展时,就对一件作品展开讨论。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由宽窄不同的彩色木块组成的桌子,亮丽的颜色很容易吸引观众。“这个桌 子是多功能的吧?应该是可以拆分,有其他用途的。”丈夫提出质疑后,妻子走近桌子,并蹲下来仔细研究,并回应:“应该不可以,你看下面的拼插,似乎不好拆 分。”丈夫听到妻子的论断,也弯下腰来看,并说: “如果不能拆分,那这个设计就是个失败的设计,又没有其他的用途。”
还有的小朋友会好奇地走到一个沙发前,想坐上去感受一下,被家长即刻阻拦。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缺乏和展品的互动,无法深入了解展品的功能,这成为观众的一个遗憾。
看过不少国际设计展览的刘利就对此颇有微词:“在国内,多数人对设计的理解还不是很深,而来观看展览的观众多数为游客,所以有很多人自然会 问这些作品是做什么的?”刘利曾去过米兰设计周,“在米兰的设计周上,观众可以和展品有很多互动,像一个家具,观众可以直接上去感受它。我们的展览应该增 加互动性。”
曾做过设计杂志主编的姚京也认为,不能触摸展品、缺乏互动是本次设计周诸多展览的一个缺陷。“在大栅栏的一些展览本身是希望取之于社区,最 后再回馈社区,也能同社区更好地互动,但在开幕时还是没能完全实现互动。展览只有通过互动才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展品本身,而现在大家只能拿起相机来拍。”
设计师的作品是否该与观众零距离?杭间也直言:“因为运输、保险、展出场地等问题的限制,这次的设计展缺少了一些互动性。好的作品应该在一 个公共空间展示,所以我们也在检讨,下一次的三年展,我们会找一个公共空间去展览,让展品跟普通人更亲近一些,而不是放在博物馆,跟大家保持这样的距 离。”
给设计来点中国味道
在中国提起设计,多数人感受并不深,但其实,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设计带给我们的挑战。
《中国周刊》主编朱学东就曾多次遭遇设计的困扰:“在广州工作期间,当时的办公室,在合体楼上,一边是居民楼一边是办公楼,办公室的过道到居民楼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开发商为了增加容积率、争取更大商业利益才如此设计的。”
不少设计师也认为,设计周活动也是在为中国设计师提醒。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严扬认为,过去三十年,多数中国人梦想的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人的生活方式,家里有别墅、几辆汽车、一个游泳池。美国 人用媒体给我们打造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但这个梦想不适合中国。我们急需一个与人口数量、国家资源相匹配的梦想,这是中国设计师群体应该感受到的责任。
对此,《装饰》杂志的主编方晓风也深有同感:“为什么需要‘中国设计’?极端一点说,就世界而言,并不需要中国设计,但是中国人需要,我们用不着为世界做设计,实现中国人需求的想象就够了。”
记者在体验设计周各项展览时也屡屡发现,许多人对国外设计师的作品,会对其想象力、造型赞赏,如果看到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他们会立即表现出兴奋。
“展览上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还是太少了,我希望能更多地看到本土设计,其实我们有很多好的设计,应该有更多的机会让本土设计师展示自己。”刘 洋就很喜欢“失物招领”和“中国东西——当代日常物品的文化考证”这两个的展览。“它们体现的是一种中国的味道和精神。”刘洋说。
或许我们等待真正符合中国梦想的设计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至少我们有了自己的设计周、三年展,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设计师,在看世界设计前沿作品时,也意识到,中国在为自己造梦。
值得注意的一个小细节是,这次三年展的主题“仁——设计的善意”,在用英文翻译时,只有“仁”字刻意用了中国的汉语拼音“REN”。杭间 说:“我们用这个中文词,有一个‘在中国’的场所平台的提醒,并表达我们自己的观念。希望大家看到,这个国际设计展览就在中国,在北京。”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