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源流追溯 目前技师仅有11人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文汇报》  作者:cpcool 2010-12-07

    公元1041-1048年,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采用胶泥为材料,成为中国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之一。

  公元1298年,元成宗大德二年,王祯采用木活字印刷《旌德县志》成功,是历史上最早应用木活字印刷术的记载,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与其如出一辙。

  元泰定年间,瑞安东源王氏家族第十一世祖先王法懋梓辑宗谱,木活字印刷技术开始在家族中代代传承,并通过联姻和带徒,传授给异姓家族。

  公元1626-1627年,明熹宗天启六七年间,王法懋一支后裔王思勋五兄弟从福建安溪迁徙到浙江平阳翔源,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带到浙南地区。

  公元1736年,清乾隆元年,王思勋第四代孙王应忠率家人迁居瑞安平阳坑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技术在这里扎根并传承至今。

  19世纪,清道光至民国年间,有史记载和谱牒实物为证,王宝忠、王汝霖、王鲁等许多东源王氏家族成员以木活字印宗谱为业。

  19世纪后期,清光绪年间,东源王氏家族王宝书创作“鳳列盤岡體貌鮮”七言捡字律诗,流传至今,是中国印刷史上捡字口诀的一项孤例。

  1948-1950年,东源王氏家族的《太原郡王氏宗谱》编修完成,其中留存了家族修谱的史料。

  1968-1975年,东源王氏家族王超辉、王钏巧等和其他一些年轻人入行学习木活字印刷技术,成为当今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木活字印刷技术先后被认定为瑞安市、温州市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文化部确定以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为载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以瑞安木活字印刷术为载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