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近十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整个设计行业用尽“洪荒之力”,期冀通过努力转变全球消费者对国货的印象,过程不易,历尽艰辛,这其中映衬出某种尴尬: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财经学者吴晓波曾说,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品设计奖项“红棉中国设计奖”,在助推中国家居制造行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期冀与中国家居制造品牌不断雕琢产品、完善工艺,在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层面,与全社会共同践行“工匠精神”。
从中国原创(2006)、低碳设计(2007)、关注可持续(2008)、天天设计(2009)、交互设计(2010)、幸福设计(2012)、“天人合一,为中国设计发声”(2013)、以产品设计提升家居生活品质(2014)到2015年“设计驱动产业升级”,10年来,“红棉中国设计奖”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卓越产品设计的年度盘点,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不懈地把众多前卫、领先、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导入针对中国消费市场的产品设计与应用之中。
2016年,“红棉奖”将在进一步弘扬2015聚焦点的基础上, 以“设计驱动产业升级”为目标与使命,启动覆盖产品设计、制造业、消费者信息传达、需求互动的平台架构,通过产品设计在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建设全社会健康、公平、正确、完整的公共设计评价标准和推广体系。
继“产品设计奖”、“设计概念奖”、“设计风尚奖”三大产品体系奖项之后,再度重力打造特别奖项“年度工匠精神奖”, 面向与人居密切相关的行业内具有匠心精神的制造商或其创始人,由“红棉中国设计奖”组委会予以特别表彰。
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层面,与全社会共同践行“工匠精神”,“红棉中国设计奖”与您共同甄选“年度工匠精神奖”。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