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强在宝安问道中国设计之路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cdo 2014-12-15

靳埭强为画展揭幕,并现场泼墨

12月14日,圈子艺术中心“创意十二月”暨第二届当代艺术热点人物·靳埭强水墨画展在宝安区圈子艺术中心正式开幕,画展以“墨源·墨圈”为主题,呈献香港创意领域、水墨艺术领域久负盛名的靳埭强在1994-2014年共二十年间创作的17件水墨精品。

活动当天,靳埭强亲自为画展揭幕,并现场泼墨,随后其一场“设计水墨·水墨设计”主题讲座,回顾了其个人艺术启蒙,水墨画作学习,到步入设计界的过程,介绍了其艺术演化的全程。

在香港创意领域,靳埭强除了设计专业享负盛名之外,在现代水墨更占据重要的席位,其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同时便跟随名师吕寿琨学水墨画,1970年开始从事水墨画创作。从业四十余年,他曾经只把西方、现代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设计作品里出现了水墨元素,意味着“艺术回归”到中国文化。

从水墨缘到设计

“没有我爷爷的熏陶,今天中国设计界就少了一位优秀的人才。”靳埭强开场白调侃道,祖父是一名知名的灰塑匠人,闲来以书画自娱,影响了他和二弟都爱好绘画。15岁,靳埭强移居香港当裁缝,后来才以西画入门学习艺术,并跟从伯父学习水彩,后又幸运地师从香港新水墨运动的闯将吕寿琨和王无邪,同时他又步入设计领域,双线发展,最终先在设计行业成了一点小气候,并影响了设计生涯的发展。

不过,他最先崭露头角的是设计,1968年开始,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他开始创作多个很简单的设计作品,一个默默无名的设计师拿了两个公开比赛的第一名。彼时,年轻、天马行空的他也在探索水墨创作的创新。“当年,我后来的创作走了一段雕塑版画,后来便用波普创作水墨。用现代的文明来创作水墨画,这是第一个人,当年有一些所谓的评论家开始骂我的,说波普作品是香港塑胶花时代的作品,这讲起来还是要感谢香港的自由环境。”

靳埭强说,他做设计的每个阶段都在问问题、寻找答案,是为“问道”。现在人们想到他的作品,或许都会想起他把水墨与西方设计技巧结合,清雅、简洁。其实他也曾经只把西方、现代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在上世纪70年代“艺术回归”到中国文化,最近,他想从商业项目抽身,更加用心关心自然、生活和人。

从“师古”到“师自然”

靳埭强接着展示其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邮票作品,邮票设计的西方现代风格非常强烈,他说,“这时我就在思考要不要放弃西方的现代观,要不要学习古人,当时的设计界全盘西化。”

1974年,靳埭强就开始回归了,从传统和民俗中汲取灵感。靳埭强开始临摹名家的古人的山水作品,如范宽和唐伯虎,用现代的视角和西方的观念和颜色来创作。“没想到第一幅中西结合的作品,一展览就卖出去了,后来自己要买回来,还涨了10倍价钱。”

上世纪80年代初,靳埭强开始接触到内地的设计,按他昨天的说法是“此时,我已经准备好了”!

靳埭强的第一个为内地公司创作的作品广为人知——中国银行的行标。

步入2000年,他将此后的阶段概括为“跨越,求异与融合”。近些年来,靳埭强关心宇宙、人、他者,做了许多文化和公益的项目。一幅环保主题的《爱大地之母》,一弧淡墨,红点其中。作品《爱护自然》,靳埭强使用了自己生活中收藏的石头,用宣纸层层包裹,再点上红点,这里的红点却似包扎后渗血的伤口,又似良知之眼,都是红、白、黑三色,却道出许多情怀,简洁却不似西方极简主义的绝对。

“文字水墨”开拓水墨画新阶段

此次展出的是靳埭强先生17件水墨精品。评论者说,从靳埭强的作品,可看到其在中西交融的基调上,以不同元素建立个人的艺术世界,如平面的几何造型、有机的自然形态、水墨渲纸的晕染、明丽悦目的色彩、丰富细致的山石肌理等。

而在这基础上,近年靳埭强更尝试以文字结合山水图像,创作出一系列饶有趣味的作品。

记者昨日在展览现场看到,山峦的造型、纹理的皴擦、树木的布置、云雾的渲染,界乎形象与半抽象的表现方式,绘成或壮阔或缥缈的景观,而画面即为画题:“观自在”、“天人”、“合一”、“山外有山”、“仁者乐山”、“不思而至”……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