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政策扶持文化创意设计产业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上海证券 作者:cdo 2014-01-29

动态事项:

       据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部署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对相关信息进行点评。

       主要观点:

       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确定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五大措施。我们认为措施的重点在于政府加大创意、设计等版权的保护,引导创意、设计类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发展产业集聚的孵化基地,加强政府的采购力度,同时引导产业文化发展基金的投向。

       构筑版权交易市场,推进文化要素市场的改革此前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中,提出了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在2014年度策略中,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对相关媒体的颠覆,相关媒体产品的流通渠道也迅速被重构,被民营化、市场化是趋势,例如图书、音像等发行都被重构,图书和新闻出版渠道正在被渗透。势必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版权要素的市场化,催生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我们认为文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主要集中在建立内容要素交易、创意的版权交易平台,迅速积聚市场需求,繁荣相关的创意产业。 重点关注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文化素材、创意的汇集与繁荣,势必带动创意相关产业的繁荣,主要体现为相关产业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升。最显著的是玩具产业、工艺品、家具、服装等行业。我们看好创业产业在关联产业的品牌塑造和提升内含价值方面的作用,相关产业的从制造产业提升到创业产业,增强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影视剧版权领域和游戏版权领域的整顿,势必带动版权价格及交易的活跃。对于例如陶瓷工艺品领域的长城集团,玩具产业的奥飞动漫和星辉车模等,服装领域的美盛文化。

八方声音“强”有力

●舒勇(著名当代艺术家):

羊城晚报《创意周刊》在2006年创刊,如今掐指一算,已7年,应该说羊城晚报预见了创意产业的兴盛,具有战略性意义。广东虽然是经济强省,但却被普遍认为是文化沙漠,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广东几乎很难看到与文化、艺术、创意有关的媒体平台。羊城晚报的《创意周刊》用七年的坚持为广东创意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和阵地,这是广东文化创意界的幸事,要感谢“羊城晚报”这么多年来的坚持与努力。

文化创意是需要扶持的,一味地追求产业利益,会遏制整个地区的文化进步,因为,文化、创意、艺术这些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冒险的。实践和冒险就需要社会和国家的支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美第奇家族对当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些在当时被称为“先锋艺术家”的支持和鼓励,也许欧洲的文艺复兴要往后推好多年,世界格局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商业可以影响人的物质生活,文化艺术和创意却可以影响历史的进程。广东虽然是一个经济强省,但过度的商业化,让广东失去了文化、艺术、创意生长的土壤,这是极度无味和危险的。中央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议,将大大加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将是中国“文艺复兴”带动社会进步的信号,广东更需要一个为文化,为创意,为艺术服务的平台,羊城晚报《创意周刊》是一个老牌的文化创意阵地,为广东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希望这个阵地能够继续坚持,为广东的“文艺复兴”呐喊助威。

●林学明(著名设计师、艺术家,集美组总裁):

这几天,设计界的同行都在议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报告。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作为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虑,是广大设计师和文化艺术跨界人士一直以来的期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的强盛不能单纯追求的GDP指数的增长,而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低能耗的、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业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国家的强大要靠综合实力的体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文化创新的能力以及产业更新转型的活力,才能获得机会,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国家才有竞争力,才能获得国际话语权。

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下半叶已经把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迅速获得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先机,占据了制高点,相比之下我国起步较晚,失去了机遇。与北京、上海、深圳比较,广州也有明显有差距。(深圳2008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的称号)

广州改革开放走在前面,人才济济,一段时间曾领跑全国。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在国务院新政的春风鼓舞下,给予广州文化创意和设计相关的个人和企业一定力度的支持,特别是在政策上的扶持。相信广州的设计师定能迎头赶上,在国内设计竞争中占有地位,最终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曹雪(著名设计师,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从此次国务院以“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题召开的常务会议中所特邀的专家代表们的“身份”来看,有关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发展,显然已不仅仅是靠我们所熟悉的那几个专业“圈子”能够独善独为的事情了。这更给我们的设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于我,喜悦感、使命感乃至危机感一并于胸。服务之心在哪,专业就在哪!

●李敏堃(艺术家,2007金羊奖中国十大设计师获得者):

中国自开放改革以来设计创意产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第一次以国家的声音推动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洽发展作为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无疑给文化创意和设计从业者一个极大的鼓舞和发展机遇;事实上我们作为设计师行业也应该向世界发出中国本土原创设计的声音,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设计作品;作为室内设计创意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设计理念;在設计创意中要表达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健康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纯粹而唯美,的中国人居方式;为中国人的环境艺术梦而共勉。

●金城(漫画家、出版人、动漫研究与产业运营专家):

创意产业的春天来了!国务院关于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方法的改革,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优质的产品和项目入手,有助于调动企业和从业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可谓将钱用到了刀刃上。广东创意设计行业一直领全国风气之先,这次要站在时代潮头,不惧巨浪,迎风起航,因时因地制宜,迅速制定施行对创意设计行业的扶持政策,实质性推动影视、动漫、游戏、设计等领域发展,给广东机会,给全国惊喜!

●利征(广州山水比德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作为文化创意机构的集聚,创意产业园不仅承载发展,更兼孵化机制。因此,不仅有必要对包括羊城创意产业园、红专厂在内的一些创意产业园加以保护,更有必要加大资金扶持与激励。同时,这些创意产业园,不仅本身是一种文化创意的历史符号,而且还是一种对于包括旧厂房、旧社区等在内的一种生态式、文化式改造,以设计手段对工业痕迹赋予当下的生命,既能让城市多些自我的个性,亦能让历史得以新鲜呈现。

●西瓜与梨的童画天堂 (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

从上个世纪开始,发展创意产业已被发达国家提到了发展的战略层面,现在得悉国务院传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好消息,确实鼓舞人心。创意的本质,是捕捉满意和快乐,我们觉得儿童创意绘画教育也应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让孩子的创意表达水到渠成,同时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给孩子以润物无声的艺术滋养。校外美术教育是校内美术教育的扩展和补充,更着重于引导孩子对美的发现和欣赏,激发孩子通过艺术语言自由、创意、充分地表达自己。而我们作为体制外、个体的艺术创意工作室,其实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场地的租金昂贵,话语权得不到重视,教学理念的传播、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也困难重重,同时我们期望可以有更多跨领域的合作与融合发展的机会,例如把孩子的艺术创意或作品融入到产品设计里面,推动成立儿童的专属美术馆,制作孩子的独创绘本用于分享和传达……以上种种的确很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

●林强( 广东财经大学社科联副主席):

国家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推文化创意产业,经历06年十部委联合出台动漫产业政策、08年国务院珠三角发展纲要、国家十二五规划、文化体制改革、2011计划、十八大报告、十三中全会,“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一次次列入国家施政文件,前几天李总理再次高姿态把这战略纲领摆到桌面上,期望创意产业真能春暖花开!羊晚创意周刊七年的呐喊,凝聚了一批同行者,吹响爱心集结号,于设计领域关注前沿、关注民生、关注对高校学子的扶持,功不可没!文化创意产业,一头牵着未来,一头深扎传统民艺。羊晚创意版这七年,牵的仅是未来与当下,建议关注未来同时深探民艺。

●杨红(著名少儿美术教育专家 杨之光美术中心创办人):

我一直主张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与发展必定要由创意教育做基础,只有让创意成为国民意识与品格,真正成为生活主流与民众需求的时候,创意产业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如何让从小从未接受过创意基础教育的国民能够补上这个缺失,这是政府当务之急的任务!创意基础教育必须从孩童抓起,中国没有创意基础教育的普及,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连君(知名设计师):

创意就是生产力,设计创造价值!我们必须重视原创的力量,让有创新能力的人过上好生活,推动中国从制造向智造发展。空间设计师必须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去发挥创意。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消费观念,必须引导人们在生活中的环保理念;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有责任让中国的当代设计文化发扬光大;建筑空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场所,好的建筑才能传承文明。

●秦万里(广州手信山泉居创办人):

好政策要有好的落实。中国好政策太多了,但绝大多数却变成“下有对策”.最关键是真正以创作人为本,保护创作人知识产权。比如,一个产品外包装,如果设计师在一周內可直接提交给版权单位存档,确认保护。免费,且有奖励,而不是只收费不做事。建议广州政府对为广府文化有实质贡献的企业提供便利和平台,比如花巿,庙会,旅游节等。

●韩海英(广州电视台总编室 导演):

希望创意人才与文化资源及政府平台达到无缝接轨。创意人才在民间,看看广州的老路名便可窥其创意所在;状元坊、惠福路、长寿路、上下九、执信路等等许多路名都蕴含特殊寓意。字字珠玑,过目难忘。再看看如今珠江新城;华穗路旁有华成路、金穗路,兴民路旁有兴盛路、兴国路、兴安路,华明路旁又有华夏路、华成路、华利路、华就路…我友每次来珠江新城都为其一字之差误路误时而拿着手机大喊大叫一番。而广州地标,尽管要遵循惯例毫无内容地采用“广州塔“但人们仍认可形神兼具,民间通俗的名字;小蛮腰。美食在民间,创意人才亦然。政府应更放开平台。

概念要厘清,思维要互联网

相信:文化创意产业将会顺势生长

毋庸置疑,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已经开启。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提出了五条政策措施,并在第五条强调了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蓬勃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已经明确,概念非常清晰。希望用起來不糊塗,别为亲,没折扣,用到真正有创意的文化产业上来。

这个时代,打拼的就是创意。这就需要我们来厘清几个概念了。

首先这个创意产业的文化属性是什么?文化性在哪里?然后搞清楚新的创意点在哪里?最后要论证这个文化创意能不能形成产业?如何形成产业是一门学问。即使文化性够,可能创意有问题也形不成产业,倘若文化性、创意点都好,不具备产业属性也是枉然。

有人说文化创意产业不赚钱,没赚钱的那个产业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文化性可疑,比如没什么新创意,比如不具备形成产业,比如政策法规有问题。

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不搞清楚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大格局,仅仅有文化格局不行,仅有产业格局也不行。必须具备李总理所提出的融合和结合的综合韬略。

那么如何搞清楚呢?这是一个敏感的大问题了。专项资金用什么渠道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拉几个人成立一个什么评选委员会来决定,是草率的。我觉得程序应该是这样的,先从民间申报、推选,到专业机构论证,然后才到政府专业部门审批。并且希望申报、推选、论证过程让媒体介入,使整个过程严谨、公正、透明、制度化。

相信如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将会顺势生长。

(作者千夫长:作家、文化创意专家)

思维: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设计创意产业

互联网就是公平的机会、透明的交易、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要发展设计创意行业,就要培育像互联网这样的沃土。

比如说项目设计竞赛,如果那些大至数亿投资的一定要请明星大牌,那么一个社区文化站、一个公交站、一个公园里的卫生间是不是可以让年青人有机会参与?而不是只放在国家下属设计院里被推来推去?经过高速的发展之后,我们不应该一味兴建地标,尤其是文化类项目,是需要很多中小型项目的配合以渗透到市民的真实生活。我们在国外常常看到的大师名作其实很多是几百几千平方的建筑,并不一定很大。

地产项目同样,土地是国家的,规划常常把地块划得太大,造就了很多大型开发商对应大型的设计机构。一些小型创意设计工作室几乎没有工作机会。但在国外,很多著名大师就是从建一栋几十平方的住宅开始成名的,从安藤到藤本壮介都是如此。

互联网让小企业也有机会成功。要发展设计文化产业同样要用这种扶持中小企的方法,就是公平公开地提供建设,改造小项目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设计行业百花齐放,走进繁荣。

(作者叶敏:著名建筑师 扉艺廊艺术总监)

出新政,投巨资

“春哥”有话说

一纸“陈报”, 捧红大春哥,当媒体人在面对新媒体的攻城略地,惶恐不安之时,在东莞某报社任要职的大春哥,先发制人,成为早先几个在微信平台上注册公共账号,关注新媒体转型话题的媒体人,一时间名声大振。我周日通过微信联系了大春哥,对于我如此快速的应对,他表示“厉害”!中午他没睡觉,赶写一篇。用的是春哥一贯之“嬉皮”风格,对于这种文风,读是真是带劲,可是发表在报纸上,我该如何是好呢?于是只好忍痛割爱,选其精髓。

出新政,投巨资,总理亲自推进纸媒和传统行业转型

春哥发言:新年伊始,“强哥”的利国利民政策“灰常”利好传统行业转型、“灰常”利好文化创意发展,“灰常”利好产业跨界融合,“灰常”利好民间资本发力。

我不是一个爱读政府文件、纲要、决议或重大决定的人,平时也不会时刻关注新华门和新华社消息,总觉得那是领导人干的事。但这则消息着实叫我高兴三天。直觉是,传统行业和传统媒体转型,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次,强哥把票子、包子和鞭子都准备好了。

这是一则对所有渴望转型的传统行业和渴望变现的文化创意人以及渴望出政绩的官员,还有渴望赚大钱的“资本家”都利好的消息。

在此之前,我们经常看到以下图景:在互联网的迅猛冲击下,一方面,传统行业,包括传统媒体到处哀鸿遍野,大家都想转型但不知该往何处转;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人也很苦恼,一脑子创意、一大堆设计就是不能落地生根,就是无法孵化变现;还有一方面,政府官员也很捉鸡,一窝蜂上了很多创业园、孵化基地,也没见孵化出多少雄鸡,好多都是政策下的蛋,最终沦为扯蛋;而民间资本持有者更加着急,他们大把的钞票、先进的理念、看好的项目、成熟的盈利模式,就是跨不进政府设置过高的门槛。

现在,总理把这四方面的问题全解决了。在给出好政策的同时,还预备了充足资金,那意思再清楚不过了,都别扯了,赶紧转型吧,赶紧创意出好项目,设计出好产品,赶紧进入市场,钱不够不怕,你们向财政要,去专项资金拿,再不够,问“资本家”要,中央支持你们。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