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赛目标
“第四届国际(永安)竹具设计大赛”的目标是成为国际竹具设计的顶级品牌赛事,通过举办本届竹具设计大赛,达到以下目的:
1. 提升竹具原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促进竹材在产品和生活方式中的创新广泛应用,提高竹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附加值。
2. 为有关设计机构、知名设计师及从业人员提供展示的舞台,搭建起业界交流合作的有力平台,整合竹具研发机构、人才等创意设计资源,提升产业工业设计和先进制造附加值。
3. 作为永安“竹天下”战略高水平实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永安竹文化品牌、工业品牌和创意设计品牌的打造,营造和优化创新与创业的发展软环境。
4. 传播中国竹文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贡献“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力量,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提升永安及中国竹具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 大赛组委会
1. 大赛主办单位
国际竹藤中心、福建省林业厅、教育部全国轻工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委员会、中国竹产业协会、广东省先进家居产业研究院、福建省家具协会
2. 大赛承办单位
永安市人民政府、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
3. 大赛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 参赛对象
1. 台湾、香港及澳门等两岸三地及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师。
2. 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
3. 国内外著名设计院校。
4. 全国知名竹具制造企业。
5. 国内外知名酒店、办公等工程装饰及家居装饰企业。
4 作品类别、评分标准及奖项设置
4.1 作品类别
如表4-1所示。
表4-1 作品类别
序号 |
类别 |
细分说明 |
类别细分示例 |
备 注 |
1 |
实物类作品 |
纯竹材或竹材与其他材料复合应用的产品 |
按尺寸1:1比例制作的各类竹具实物制成品 |
如竹民用家具、竹公共家具、竹装饰品、竹日用品和其它竹制品等 |
2 |
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主要以效果图形式) |
竹民用家具 |
客厅家具、卧室家具、书房家具、厨房家具等 |
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类别 |
竹公共家具 |
办公家具、户外家具、酒店家具、医院家具、学校家具等 |
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类别 |
||
其它竹制品 |
家居装饰品、礼品、日用品等 |
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类别 |
||
3 |
竹应用工程类设计作品 |
竹材全方位应用及体现竹文化特色的设计工程案例 |
1. 竹酒店及办公工程固装设计案例及其图集(含平面图、效果图)。 2. 竹机场、竹剧院、公园设施等设计案例及其图集(含平面图、效果图)。 3. 竹主题会所、样板房等设计案例及其图集(含平面图、效果图)。 |
知识产权属于参赛者本人,版权视为自动授权大赛组委会及其组成机构免费使用。 |
4.2 作品评分标准
大赛评委以国内外知名设计专家、行业领袖、美术设计大师等共同组成,本着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具体评分标准如表4-2所示。
表4-2 作品评分标准
序号 |
标准名称 |
内 容 |
权 重 |
1 |
创新设计 |
含材料创新、造型创新、功能创新、工艺结构创新等,且能引领或满足市场需求 |
45% |
2 |
易市场化应用 |
能够被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或者产品主要部件(70%及以上)能够被工业化、批量化生产、商业化应用 |
40% |
3 |
设计表达 |
15% |
4.3 奖项设置
序号 |
类别 |
奖项名称 |
奖励内容 |
数量 |
1 |
实物类作品 |
金奖 |
奖金50,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名 |
银奖 |
奖金15,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3名 |
||
铜奖 |
奖金5,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5名 |
||
优秀奖 |
荣誉证书 |
若干名 |
||
2 |
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 |
金奖 |
奖金30,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名 |
银奖 |
奖金10,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4名 |
||
铜奖 |
奖金3,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6名 |
||
优秀奖 |
荣誉证书 |
若干名 |
||
3 |
竹应用工程类设计作品 |
金奖 |
奖金50,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名 |
银奖 |
奖金15,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名 |
||
铜奖 |
奖金5,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名 |
||
优秀奖 |
荣誉证书 |
若干名 |
||
4 |
指导教师奖 |
金牌指导教师 |
奖金1,000元/人、荣誉证书 |
共10名 |
优秀指导教师 |
荣誉证书 |
共10名 |
||
5 |
院校和设计机构组织奖 |
优秀组织奖 |
荣誉证书 |
共10名 |
备注:所有参赛的未获奖的实物类作品,大赛组委会聘请专业厂家及专家予以估值,将视作品质量和制作成本投入情况等,给予创作者500~5000元不等的材料及手工制作费用补助。
5 参赛作品要求
5.1 参赛作品要求
1. 以竹材为基材或能够较清晰体现作品显著特点的竹材料。竹制基材包括圆竹、竹集成材、竹重组材、竹蔸、竹编等。
2. 鼓励将竹材与其它材料结合,一起应用于产品设计:如竹与金属、竹与皮革、竹与纺织品、竹与玻璃、竹与人造复合材料、竹与木材、竹与藤材、竹与其它材料等。
3. 鼓励竹材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于工程案例,如竹整体厨房、竹酒店、竹公园设施、竹医疗空间、竹办公会所等。
5.2 应提交的作品内容和有关要求
序号 |
内容及名称 |
要 求 |
备注 |
1 |
参赛报名表 |
1. 参赛者(即创作者)务必如实填写报名表上各项信息,以便主办方与您取得联系。 2. 报名表电子文件名以“创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命名,例如“李磊/竹逸轩”。 |
见附件 |
2 |
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文稿内容 |
1. 彩色设计效果图、六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及必要的尺寸标注。 |
|
3 |
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文稿电子文件有关指标 |
1. 按照大赛组委会统一设计的格式模板提交JPG格式文件一份。 2. 模板尺寸为1张A3纸张( 3. 图形的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 文件大小一般不超过5M。 |
模板见附件 |
4 |
实物类作品 |
1. 提供按照尺寸1:1比例制作的各类竹具实物制成品。 2. 设计文件(草图、视图等)及报名表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bambooarting.com/上提交。 |
|
5 |
竹应用工程类设计作品要求 |
1. 竹应用整体效果图及其拍摄图集,模板尺寸为1张A3纸张( 2. 提交作品时请按照大赛预设的图纸模板、以完整的PDF格式文件整体提交或者邮寄至大赛组委会。 |
|
6 |
1. 在规定时间内,登录http://www.bambooarting.com/报名系统页面后,按照报名系统提示进行操作,以完成报名。 2. 同时请参赛创作者将亲笔签名的报名表原件邮寄给大赛组委会。 |
|
|
7 |
大赛邮寄地址及联系方式 |
1. 地址:中国福建省永安市巴溪大道909号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 2. 联系电话:+86 598 3615306。 3. 联系人:刘洋。 |
|
8 |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 |
2015年7月10日24:00,以作品上传报名系统的完成时间或实物作品寄达组委会的时间为准。 |
|
9 |
作品禁止规定(违反此项将视为自动弃权处理) |
1. 禁止平面效果图规格大于或小于A3( 2. 禁止在参赛作品的正面书写姓名。 3. 禁止报名表未按要求附上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 4. 其它未按相关要求执行的情形。 |
|
6 特别说明
1. 本奖项为大赛组委会联合授予。
2. 所有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的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请参赛者(即创作者)自己保留作品底稿。
3.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具有创作者独立知识产权的、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创作者本人承担,且组委会保留取消作品的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奖励的权利。
4. 谢绝一稿多投和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组委会将取消作品的参赛资格。
5. 组委会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开展宣传、出版发行、展示等非商业活动。
6. 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和实物类作品参赛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已经申请知识产权的设计作品视为自动无偿转让知识产权至本次大赛组委会);竹应用工程类设计作品参赛获奖作品版权视为自动授权至大赛组委免费使用。
7. 参赛创作者联系方式更改请及时告知组委会联系人,未及时告知造成获奖后无法联系的,将视为自动放弃获奖权利。
8. 大赛组委会保留对大赛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附件: 第四届国际(永安)竹具设计大赛报名表
创作者姓名 |
|
性别 |
|
1寸免冠相片 扫描件(电子版) |
||||
国籍 |
|
指导教师 (如有) |
|
|||||
E-mail |
|
|||||||
作品名称 |
|
|||||||
所在单位 (如有) |
|
职务 |
|
|||||
通信地址 |
|
邮编 |
|
|||||
作品类别 |
|
|||||||
首选联系方式 |
|
备用联系方式 |
|
|||||
设计说明 |
||||||||
(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
||||||||
身份证/护照扫描件 |
||||||||
(粘贴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
||||||||
保证 |
||||||||
本人已阅读了有关参赛规定,并保证遵守有关规定,本人的设计作品如果获奖,本人将赋予此作品的知识产权至大赛组委会(非实物类的设计方案作品及实物类作品如已申请知识产权则视为自动无偿转让至大赛组委会,竹应用工程类设计作品如获奖则将版权无偿转让至大赛组委会及其组成单位使用)。本人同意大赛组委会有关参赛作品不予以退还的规定。如为多人共同完成作品,第一创作者即为作品主创人。 创作者签名(上网提交报名时,相关签名可用签字的扫描件): |
||||||||
如有:第二创作者姓名及签名 第三创作者姓名及签名 其他 |
||||||||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