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博物馆征集吉祥物设计

资讯频道 - 设计大赛 来源:中国设计在线 作者:cdo 2014-07-09

中华慈善博物馆是国家批准建设的重要社会事业项目,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工程。我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主城区,占地26546平方米,地面建筑面积18036平方米,总投资2.78亿元。我馆筹建工作正加速推进,力争2015年投入运营。为将我馆打造成中华慈善文化的展示窗口、教育课堂、展示平台、活动阵地、研究基地,建设一座普通观众喜欢看、看得懂、高水平的的博物馆,为此,特公告征集展陈创意、吉祥物、馆训,采纳创意精华,汇集仁者智慧。欢迎海内外华人前来参加。
       一、展陈创意征集
    (一)展陈创意要求
      1、符合中华慈善博物馆展陈定位和慈善主题要求,与慈善元素密切相关。例如:(1)某个重要人物、事件、组织情节的展陈设计的创意;(2)通过观众互动环节来增强参观体验的设计创意;(3)多媒体运用的独特创意;(4)门厅、小广场环节设计创意。
      2、内容设计具有视觉冲击力、增强互动性、触动性回味,可以采用声光电、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展示技术。
      3、具有经济与技术的双重可行性,成本合理,操作使用安全。
    (二)应征形式
     1、提出展陈设计中单个环节的创意方案。
      2、提交其方案构成。包括项目名称,运行使用说明,效果特点,展陈空间,配套工程,造价估算等,附完整的JPG格式平面图或效果图。
    (三)征集评比
      1、在应征的方案中,通过专家评选,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入围奖10个。一等奖奖金15000元,二等奖各奖10000元,三等奖各奖5000元,入围奖各奖1000元。
      2、对具有制作能力设计者,将优先提供产品开发制作机会。
      二、吉祥物设计征集
     (一) 吉祥物征集要求
     围绕中华慈善博物馆的理念和意义,设计出具有产业开发价值和传播识别性的吉祥物。
    (二)应征形式
     提交作品完整JPG格式平面图或效果图(3D渲染图或手绘效果图),并附上设计说明。
    (三)征集评比
     在应征的作品中,通过专家评选,确定优秀奖1名,奖金20000元;入围奖2名,各奖5000元。
     三、馆训征集
    (一)馆训要求
     1、能准确反映中华慈善博物馆形象,充分体现中华慈善博物馆慈善内涵和文化精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宣传效果,并适用于广告宣传需要。
     2、立意新颖、语言精炼、表意准确、富有美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琅琅上口,便于传诵,字数在16字以内。
     3、具有独创性、唯一性、排他性,应征者须提供设计创意的详细文字说明。
    (二)应征形式
     应征作品限定每人3条以内,多投无效,作品无论采用与否恕不退还。
    (三)征集评比
     馆训将通过专家评选,选择五件作品入围,采用的作品奖励5000元,未被采用的入围作品各奖励1000元。另设参与奖10名,各奖励500元。
     四、相关征集工作说明
    (一)征集时间自公告之日至2014年7月30日截止
    (二)参与要求
     1、参与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所有参与者必须是参评作品的合法拥有者,集体创作作品参评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严禁抄袭、摹仿、拷贝他人作品。如在作品中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必须特别声明版权所有情况。
     2、若参评作品获奖,其作品版权及使用权归本馆所有,其他参评作品的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
     3、 若参评作品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或因参与人的其他过错而使本馆遭受任何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我馆有权对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保留向其追究和索赔的权利。
     4、参与者及作品必需遵守和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5、如遇相同的应征作品,以第一时间收到的作品为准。
    (三)获奖作品我馆可不经投稿人同意进行修改提升,不再向作者另付稿酬。主办方除本活动奖金外不再向作者另附稿酬。奖金以人民币计算(税前)。
    (四) 应征者作品可以以单位或个人名义参与。如以个人名义参与,请注明个人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如以单位名义参与,请注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五)投稿和征集联系方式
     1、电子邮件请发至:zhcsbwg@163.com,在主题上分别注明中华慈善博物馆展陈创意、吉祥物、馆训征集。
     2、视频类光盘、样品、信函等邮寄至地址: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3号中华慈善博物馆筹建处征集部,邮编:226001,联系人:保小红,电话:0513-81181560。
    (六)中华慈善博物馆概述附后供参考。 

中华慈善博物馆概述


中华慈善博物馆是国家批准建设的首家慈善主题博物馆。慈善是世界文明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华慈善博物馆将以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慈善历程为主线,大力弘扬仁爱向善、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力争将其建成中华慈善文化的展示窗口、先进慈善理念的教育课堂、慈善名人名企的交流平台、公益慈善事业的活动阵地、慈善学术理论的研究基地。
       中华慈善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主城区。南通是近代慈善事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文博之乡,慈善文化厚重,影响深远。该馆地面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约9000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共分慈善历程、慈善思想、慈善组织、慈善人物、港澳台和海外慈善事业、当代慈善事业等6个展厅。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涌现出许多令人关注的慈善组织,受人敬佩的慈善人物,感人至深的慈善事件,影响深远的慈善思想。
       中华慈善思想。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时,也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慈善文化。先秦诸子对于慈善的追问;儒家思想内涵丰富,“仁”是其核心内容,以“仁”为中心渐次展开,主张由仁而趋善,由仁而惠民,形成了较完整的慈善思想体系;道家的“乐生”、“好善”;墨家的“兼爱”、“非攻”;及至汉魏南北朝又有佛家的“慈悲”、“果报”;明清以后还有基督教的“博爱”、“人道”等。这些慈善思想和理念交相融汇,成为中华慈善事业的源头活水,流布广泛,浸润人心,以致慈心频频,善者辈出,推动了中华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中华慈善思想成为绽放在中华文化园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近代中华慈善思想融汇中西,兼容并蓄,提倡教养并重,重视教养兼施;展拓了慈善的内涵与外延,变传统善举为社会公益;扩大慈善救济范围,突破狭隘的地域观念,注重以工代赈,力求标本兼治。
       中华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慈善事业自先秦起步,唐宋时期基本成熟,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及至近代,西方教会慈善不断涌入,义赈兴起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等都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华慈善事业走过了一个兴衰隆替的发展历程。宋朝出现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等慈善机构,还涌现出以范仲淹、真德秀、苏轼、富弼、刘宰等为代表的著名慈善人物,他们的慈善活动影响深远,如富弼赈济青州流民、刘宰三办粥局、范仲淹创设范氏义庄等。1876-1879年,鲁、晋、陕、豫、直等北方五省连年发生旱荒,史称“丁戊奇荒”。为应对灾荒,晚清义赈兴起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颇具规模的慈善赈灾组织体系和比较科学的运作模式。19世纪80年代以后,江南地区的绅商仍然经办、负责全国各地的义赈活动。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民众饱受流离之苦;国民政府设立赈济委员会负责难民救济工作;众多民间慈善团体也行动起来,对难民、难童给予救助,使他们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断,众多慈善组织和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救济活动,缓解了民众的困苦。
       中华慈善组织。我国的慈善组织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的六疾馆。此后,慈善组织层出不穷,备荒救灾的义仓,矜孤恤贫的悲田养病坊,施医给药的惠民药局,掩尸助葬的漏泽园,赡恤宗族的义庄,拯济婴孩的育婴堂,以及普济堂、同善会、义渡局等。及至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上海贫儿院、香山慈幼院、世界红卍字会等众多慈善组织建立,为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槥,乱者得治,它们殚精竭虑,活动于大江南北。纵观古今,慈善组织是凝聚慈善资源的堡垒,它汇聚零散的慈善资源,提高慈善活动的效率;慈善组织更是闪耀人性光辉的灯塔,它洞彻世间黑暗,指引人生航向,给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中华慈善人物。慈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对个人生命存在的不断超越。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无数的慈善人物:三散千金的善圣范蠡,慈悲济世的高僧佛图澄,施医赠药的大文豪苏轼,向官府借米赈贷饥民的朱熹,赈灾恤困的大峰和尚,推广积善改过的袁黄,行乞兴学的武训,与乡绅共同捐资筹建恤嫠会的林则徐,因善举受清廷嘉奖十余次的经元善,劝人积善行德、行善消灾郑观应,设立粥厂、善堂、义塾的胡光墉,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叶澄衷,参与赈灾半个世纪的盛宣怀,助学兴学的杨斯盛,多施善行的鲍志道、鲍漱芳父子,红十字会运动在中国的开拓者沈敦和,主持善会善堂、首倡成立豫园书画善会的王一亭,恤贫救荒、育婴施医的熊希龄,多次参与赈灾义演的梅兰芳,留有用之事业于后人的状元慈善家张謇。他们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一生践行善举;他们身份不同,却都拥有“达则兼善天下”的情怀。他们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却让我们久久的仰望。
       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的慈善事业。近代以来,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侨胞心系故乡,他们捐资助学,建桥修路,赈济灾民,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随着经济发展,慈善组织不断建立,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如香港的东华三院、保良局、九龙乐善堂,澳门的镜湖医院慈善会,台湾的慈济基金会、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新加坡同济医院等。近代以来,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中涌现出像李嘉诚、邵逸夫、汤福荣、施乾、陈树菊、陈嘉庚、胡文虎、古润金等著名的慈善家,他们热心慈善事业,情系桑梓,得到人们的尊敬。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一些公众人物为慈善事业振臂高呼;许多平民百姓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诠释着中国人的善良和无私。他们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将财富兑换为善的信仰,以为善最乐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他们有:享有崇高威望的宋庆龄;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赵朴初;资助300多个大学生学费与生活费的白方礼;救灾、扶贫、助学的曹德旺;慈善夫妻、公益楷模夏志国、陈玉珍夫妇;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的郭明义;倡导“阳光慈善”、“快乐慈善”的理念,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杨澜;在上海发起文体明星抗非典捐款献爱心的大型活动、中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等。
       中华慈善博物馆将集中展现慈善成就,更好地传播以“平等、互助、博爱、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慈善理念,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激发公众更加自觉地投身慈善事业。让历史传承现实,让现实昭示未来,让慈善人物青史留名,让慈善圣火代代相传!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