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古国。百多年前的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脉络、自己的主体思想。《周易》有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德居业,乳养百代。虽经磨历劫,却循环承传,延绵数千年,为什么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时不行了呢?为什么五四运动却会产生如此深重宏远的影响呢?
《巴黎的鳞爪》封面 1928年 徐志摩著 闻一多绘
原因在于:第一,中国的封建帝制到了这时全面的朽败已无以遏抑。面对西方列强,一溃再溃,国之将不国。第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从中看到进德居业的新希望。1842年的鸦片战争失败,使中国意识到引进科学的必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意识到变革维新、效法西方法律和政治制度的需要与必要。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失败,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国之后,军阀割据,帝制两度复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思想、新文化运动诞生,青年民众以整个民族的意识提出国族的觉醒,对传统彻底重估,并积极酝酿和期盼着全新的文化。
新文化具有两大思想阵地:学堂与书局。学堂是育人,是教育;书局是出版,是传播。那是一个大开变局的时代。学堂、学校群立,书馆、书局频生,使整个社会发蒙觉醒的是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启蒙,其核心在于平等和平民的意识。民主的觉醒首先表现为平等和平民意识的觉醒。而设计,尤其是书刊设计,既是平等和平民意识觉醒的产物,又是平等和平民意识觉醒的推手。作为知识传播的形象,作为民主启蒙的重要标志,设计的启蒙便如那个动荡年代、末世黄昏悬起的一盏明灯。
《青年杂志》创刊号 1915年 陈独秀主编
在那个漫长的年代中,图书刊物的出版与装帧、铅印汉字的规范与推广,对新文化的传播产生起到重大作用。最早《东方杂志》问世,1911年《少年》杂志刊行,均探索“开径自行”的文化之路。《新青年》推行白话文,传播新知识。新文化不仅是新思想的倡导,更是新文体、新文字的催生。新的横排的方块字、标点符号的断句功用、图版的醒目设计,养育着新的读书人。读物中有启蒙、有激情。那些图书印制,直接开了中国人的眼,催生了后来的书籍装帧、平面设计,启蒙着新市民社会的心智和文化。同样在那个时期,国立艺术院创立,学报《亚波罗》的封面装帧虽直用希腊雕像,却催生着某种东方式的神性希望。那格式、那插图,如佛像之庄严,牢牢印在学子们的心中。
设计启蒙的思想作用深且广,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意义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一)设计启蒙是新文化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尤其是书刊设计的起兴,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这些新文字、新设计可能比其内容更直接地具有传播和感染的力量,更有力地启迪民族的时代的感受力,更易于成为进步知识分子改造社会、推进革命的利器。俯瞰这许多浩如烟海的历史书刊,我们仿佛置身于一股历史的激流中,感慨叹喟,情赠兴答。(二)设计启蒙是社会美育的重要方法和重要内容。这种书刊美化的醒目方法,是当时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意识来提出美的觉醒,进而从衣食住行赏玩的全方位来掀起社会生活的变革。各类不同的设计把民主、科学的新意写在“衣”上,树在居住建造里,化在日用和无尽的交流之中,汇成一个新时代的万人推崇、青春悸动的风尚。(三)设计启蒙培养了一代新的知识人及其全面的感受力。鲁迅先生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书从文到装帧都有一种视觉之诗的力量。他还是中国新兴木刻的播火者。他要把中国的古碑古风与西方最新的版画刀锋绘成一种时代创造的风神。创建国立艺术院的一代人也正是与这种文化启蒙、设计艺术启蒙相浸润而成长、成熟起来的,这使得他们具有新生活的品位、新风尚的理解、新艺术的变革品味,跬成设计启蒙的火种般的力量。
《三越》封面 1914年 杉浦非水
在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的岁月里,对中国的设计启蒙做一番社会历史的检审,给予文化研究的展示与凝望,十分必要。让我们向设计启蒙的先辈先贤们致敬,同时也向长期精心收藏和研究的学者们致敬。草木易晞,灵魂永驻,文化启蒙、设计启蒙的精神与日月同辉,共三光永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