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知乎网友回答整理而成,本文即有理论,也有实践,最终告诉你怎么来设计一个有品味有逼格的海报。本文分上下两文。
本文为上部
商业海报包括各类商品的宣传、促销;企业形象的展示传播;观光旅游、电影戏剧各类服务的广告。
政府、政党、社会团体设计的公益海报或国家宣传广告。
不受条件限制、注重个人的主观意识,带有强烈个人风格和情感的海报设计。
大尺度的创作空间:自由挥洒创意和思想;海报张贴范围广泛,尺寸多样;强烈的视觉冲击:视觉效果强,抓人眼球。快速准确传达信息;成本低廉:相比电视报纸,成本低,携带张贴方便。
艺术层面上,海报提升着大众审美品位;社会学角度上,海报改变着公众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着大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菲利普.梅洛斯说:“如果图形不具有象征或是话语意义,那就不再是视觉传达而是美术了。”
IPod的系列海报很好的符合了图形设计的原则
禁止酒后驾车/卡里.碧波(Kari Plippo) 将车辙和酒瓶运用图形同构进行组合,碎裂的酒瓶暗示了酒后驾车的危险。
种族主义/莱西.德文斯基(Lex Drewinski)白色的脚和底色的人脸,表现了白种人的种族主义。图形极简,寓意极深。
罗密欧与朱丽叶/兰尼.索曼斯(Lanny Sommese)深情相拥的男女构成了一个插着短刀的心形,象征了故事的爱情悲剧主题。兰尼.索曼斯非常善于利用此手法,形成了“索曼斯风格”
雷又西——来自以色列的政治海报/雷又西(Yossi Lemei) 置换舌头的仙人掌象征着以色列,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
福田繁雄演讲海报/福田繁雄(Shigeo Fukude) 设计师手中的圆规竟然画出了三角形,体现了设计师突破常规、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妙手。
日本松屋百货招贴/福田繁雄(Shigeo Fukude)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好的海报不仅有用而且有趣。
费舍尔出版社系列宣传海报/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 书是心灵之窗,书不离身,书是我们一生的故事。
费舍尔出版社系列宣传海报/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 书是心灵之窗,书不离身,书是我们一生的故事。
年华有限,风月无边/广煜 “有限”的“年华”二字构成封闭空间,“无边”的“风月”构成开放空间,形意兼备,妙极
爵士音乐会海报/尼古拉斯.特罗斯勒(Niklaus Troxler) 字母成为了律动的诗。这一系列海报让尼古拉斯.特罗斯勒在国际上屡获殊荣,重新树立了尼古拉斯.特罗斯勒的爵士乐海报风格。
互补色配色是一种较难驾驭的配色方案,互补的两种色彩其中之一必须占据画面主体的80%以上才能取得悦目的效果——否则就是一场灾难。
03-04季度剧场海报/阿奈提&文森特 (Anetee Lenz&Vincent Perottet) 阶梯状的条幅成功的导引了观者视线。
海牙现代舞蹈团海报/沃特.弗林格尔(Wout De Vringer)
水墨海报/靳埭强(Kan Tai-keung)
21世纪字体设计展望/日本字体设计杂志邀请海报/靳埭强(Kan Tai-keung) 【我终于知道锤子Rom是抄谁的了 锤子一生黑
汉字文化圈/田中一光(Tanaka Ikko)
新古典主义/田中一光(Tanaka Ikko) “典”字只取一半,却毫不影响阅读,拆字功力可见一斑。
书店海报/亚历山大.格尔曼(Alexander Gelman) 亚历山大.格尔曼为纽约市区的Biblo's 咖啡书店设计。
年轻人和社会/福斯.黑格曼(Fons Hickmann)
大卫.卡尔森(David Carson)风格的海报——大卫.卡尔森是自由版面设计风潮的代表人物,其颠覆性的版面设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字体、版面的理解。
大卫·卡尔森(David Carson)的海报表面上完全突破了上述版面设计规则,肆意放缩的文字、堆叠错置的图形完全无法理解;但细看之下,却会发现其隐藏的巧妙线索和内在逻辑。
《天涯》杂志2001年海报/韩家英 设计师以包裹的文字 股票信息 活字印刷为素材,运用黑白空间,构成了美妙而深刻的组合。
网站提供扁平化设计的配色,本PPT即采用了此配色。
网站首页,你可以通过RGB颜色调节得出某种颜色,便可直接获取该种样色的相关配色方案。本PPT引用了部分图片,在此表示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