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瑶
“设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力量的总体呈现。设计的力量不应仅仅呈现在街头的几座雕塑,或开放几个创意园区上。作为‘设计之都’,上海亟需的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用设计的思维,有计划、有系统性地来改善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市政机能的不足。”林磐耸如是说。
● 从台北看上海
瑶:作为第一个在大陆讲CIS的台湾人,第一个介入大陆平面设计展,为众多大陆企业设计企业标志的台湾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唯一台湾地区的评审,您观察、深入大陆尤其上海的设计圈已有近20年的时间。上海在三年前获得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的称号,我们知道,台北则正在为竞逐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 (ICSID)冠名的“2016年世界设计之都”桂冠而努力。请林教授介绍一下台北设计圈的情况吧!
林: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台北共有包括台北市交通、卫生等9个部门共同参与到如何通过设计来推动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议题中。就台北的设计圈而言,最后能不能摘下“世界设计之都”的桂冠,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值得投入的是,经由这个竞逐的事件,通过设计思考,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效率,改善台北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
在大陆,深圳、上海同享有“设计之都”之名,前者与产业发展关联较深,而上海却一直热闹有余,成果寥寥。在我看来,上海建造“设计之都”,是时候从物的层面向系统的部分转化,建立起所谓“海派”的设计思考系统来。
● 上海缺什么
瑶:在松山机场,我看到有很多剪纸形的“Lovely City,Love Taipei”的灯箱和装置艺术,这是台北对自己的定义吗?
林:是。类似的,香港在几年前提出了“Asia Life Style”(亚洲生活方式)的口号,来定位城市的属性,之后便一直通过各种展览、活动来加强这个概念。相形之下,我不禁想问,“设计之都”这个名号要把上海带到哪里去?同中求异的今天,上海又想让世界看到什么?上海缺少的,也许正是一个对城市属性的宏观而清晰的论述。
上海有上海的特殊性,但兼容并蓄从来都是“海派”文化的特征。擅长学习的上海人如何巧用他山之石,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先要自己思考“要不要”。
多年前,我在名古屋作为交流学者有过一个工作坊,承接了为名古屋做旅游地图的项目。从设计的角度,我通过天地人的概念来对应当地的自然、历史和美食,一张A3纸便成了城市最好的代言。有意思的是,今年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结合李安大片的全球热潮,自行拍摄创意了《台北PI的设计之旅》影片,推荐观传局制作的台北设计地图,制作五区中、英文版设计地图贴纸免费向市民及游客派放。从这些小事入手,上海可以先好好寻一下根。
● 好点子可复制
瑶:我们知道,台湾地区从日本那里学到了不少好点子。前两天我采访了台湾有关经济部门,他们就把日本曾经推行过“OVOP”(One Viiiage one Pruduct)即一村一特产的策略换成了“OTOP”,一镇(Town)一特产,组织设计界人才每年围绕某地的特产,开展贴近大众需要、传递台湾本土文化精神的设计大赛。2007年举办至今,不仅培养了本地的设计力量,也对台湾特产的销售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问林教授还能给我们举一些台湾的成功案例吗?
林:对,像“OTOP”的案子,上海可以来一个“一区一特产”嘛!台中有一所亚洲大学,成立时间不长,却在台湾设计院校排名中蹿升迅速。当时我就给他们出主意,要提升该学院在台湾院校中的竞争力,没法在客观的空间版图上使力,只需要建立学院的“磁场”效应。比如,建立亚洲设计档案库,礼聘全球顶尖的设计精英与本土优秀的设计师做师资,定期举办文化论述类的设计专题论坛;又比如,已预计将在今年10月启用的“安藤忠雄艺术馆”,以上所述,都能让该学院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文化地标。任何地方,一旦有了如磁场般长久牢靠的吸引力,那么地方属性自然也会清晰起来。上海或许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拓展发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