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今天,只要你会PS,就能做出一张简单的海报。
但在没有电脑的100年前,设计一张海报通常只能靠手绘。
这就要求你有较强的绘画能力、排版设计能力、字体设计能力,遇到广告合作还要有艺术性商业化表达能力。
因此,你没有两把刷子真的hold不住。
但人类就是有着根据时代现状而努力适应的能力,例如一百年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平面设计,就真的“骚”到飞起。
例如下面这张大幅海报,一位时髦女郎穿着丝袜轻轻翘起她雪白的长腿,一手放在丝袜边,似是欲拒还迎的遮羞,又似是向路过的人彰显她夺目的身材。
究其原因,这时期的设计师一方面深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滋润,构图、用色、造型不循常规,新意念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由于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渗透,中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市面上西风劲吹,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当时的平面设计。
一起来看。
01/
月份牌 #
“月份牌”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上海滩,在20年代到4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
通常,近代洋商会请画师以美女、戏曲人物、历史故事等为主题设计月份牌,等到销售商品或逢年过节时,商人们便将这些月份牌附赠给顾客来招揽回头客。
这些“月份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传统国画技巧、年画形式以及西方素描、水彩技法的融合。
▲ 1925年,郑曼陀,Crosfield's Umbrella Soap
▲ 1926,各界请点亚细亚火油洋烛
▲ 1927年,恒信洋行染料
▲ 1928年,双婴孩牌香烟
▲ 1928年,稚英画室,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哈德门与金碑牌香烟
这些月份牌上的姑娘们通常香艳、性感,充满了性张力。
▲ 1930年,周柏生,卜内门肥田粉
当然,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当没有合适的女模特的时候,男孩子就该上场了。
下面这张旧上海时期的“双妹”牌化妆品广告就是如此,广告商找了两个秀气的男模特扮成了女生让画师设计出了这场广告海报。
但这位广告商估计也没想到,一百年后的现在,男士代言化妆品居然已成为一种常态。
▲1932年,稚英画室,广生行有限公司
02/
巨幅海报
20世纪20年代,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广告公司,而到30年代,中外广告公司已经有一百多家。
那时的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店铺墙面上的广告招牌,也有在标志性高层建筑上的巨型广告,甚至还有霓虹灯广告。
▲ “人人争吸”的香烟广告
同时,一些广告还兼有公益宣传的义务,例如下面这张白猫花布海报的边上就写着“好男儿要壮志凌云,普及民众航空教育——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的公益广告。
另外,当时的电影产业也相当发达,以下几张电影巨幅海报就格外引入注目。
▲ 《太太万岁》电影海报
▲ 《女大当嫁》电影海报
▲ 《出卖影子的人》电影海报
商户们深谙“女性是第一购买力”这一道理,所以那时最多的巨幅海报广告不是化妆品就是常见的生活用品。
▲ 丝袜广告
▲ “雅霜”护肤品品牌广告
▲ “力士”香皂广告
▲ “固齿灵”牙膏广告
03/
书籍封面
除了商业广告外,书籍的平面广告在一百年前也得到了有力发展。那些早期的书刊设计,至今魅力不减。但与写实派广告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书刊设计以抽象主义风格为主,艺术创作整体上趋于理性、克制,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 《彷徨》,1929年8月,陶元庆
▲《大黑狼的故事》,1930年,钱君陶
▲《文学》,1933年10月,陈之佛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在他的带领下,涌现出如丰子恺,陶元庆、钱君陶、陈之佛等一大批学贯中西、极富文化修养的书籍设计艺术家,丰富了新文学书籍的设计语言。
▲《伟大的恋爱》,1930年,钱君陶
▲《小说月报》,1927年8月,陈之佛
▲ 《申时电讯社创社十周年纪念特刊》,1930年左右,钱君陶
▲ 《中国漫画》,1936年12月
▲ 《中国漫画》,1936年12月
从这几十张百年前的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百年前的中国平面设计在中西结合方面做出了典范,在设计上愈加具有创新性、开放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民族化的特点。
可惜一百年后的当代设计师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境地——作品渐趋模式化和套路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为各大素材网站的缝合怪和Pinterest的搬运工。
当然,方法总比问题多,每一位设计师都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而引导激发设计师灵感,在当前国内逐渐改善的设计沃土中去创造一些“不可能”,是大作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