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还不普及的年代,以画家、设计师为代表的创意人群都有属于自己的笔记本,他们会像写日志一样记录下日常灵感、创作手稿、工作计划等,就像当下文艺青年中流行的手帐笔记。
曾设计过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会徽的平面设计师Lance Wyman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笔记本控。1937出生的Wyman是美国平面设计领域的大牛,擅长设计城市、重大事件、组织的系统标识,在过去的50年里帮助确立了环境标识设计领域的行业标准。
从1973年到1982年的9年间,他一丝不苟地记录下了每日的创作过程和日常灵感,并整理了过去一些作品的设计草稿。这或许跟他1973年开始在世界知名的设计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担任客座讲师有关,因为这些笔记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而就在去年,伦敦设计书籍出版商Unit Editions创始人Tony Brook和Adrian Shaughnessy发现了这些笔记本。他们当时正在研究Wyman2015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中,但是被其中Wyman“设计日志”笔记本的照片所吸引。
于是,他们决定精选和编排Wyman的这些珍贵的笔记本,并出版《Lance Wyman: The Visual Diaries 1973—1982》(Lance Wyman:视觉日记1973—1982)。
目前,该书出版项目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线,募资目标是90616美元,已经有500多位支持者,筹集资金达到目标的一半以上。
出版商之所以选择在2016年奥运会期间宣传和出版这些“设计日志”,跟Wyman曾设计过著名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会徽有关。因为即使过去了30年,这一奥运会会徽的视觉效果仍被视为标识设计的典范。
当初的设计要求是将奥运五环和墨西哥的文化遗产结合,Wyman和他的团队创作了一个现代主义几何风格的图形标志,创意也受到古代墨西哥插画以及原住民维 乔 人纱线艺术的启发。这个会徽随后也被应用到场馆、标识、邮票、服装等奥运主题产品中,向全世界传播着墨西哥的现代国家的风貌。
而和里约奥运会类似的是,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期间也充斥着社会和政治的骚乱,虽然政府和奥组委都在尽力扫除隐患,但当时墨西哥城的骚乱仍造成了上百人伤亡,之后抗议学生还将Wyman设计的奥运会会徽作为反抗政府的形象符号。
在成功地设计了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会徽之后,Wyman和他的团队在墨西哥的设计事业更加顺利。他们先后为各种企业、组织、酒店、交通工具、城市系统等做品牌标识的设计,比如墨西哥地铁、华盛顿、阿尔伯克基的城市标识、加拿大卡尔加里人行天桥等。
即将出版的“设计日志”包括Wyman的logo设计的手绘稿、城市道路系统的详细规格、个人生活记录,谈话记录,甚至旅行安排。其中还包括不少的彩色照片,各种形式的非正式文献。
“这些笔记本记录了我创作过程中思考的一切。每隔一段时间翻回去看看,对于最初的创意版本会有不同的思考。” Wyman认为,坚持写“设计日志”能让他看到整个创意从构思到呈现的过程,对于设计工作本身很有帮助。
对Wyman感兴趣的可以看下面这个采访视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