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行业转型的大环境下,不少新晋设计师品牌都开始寻求线上新模式。但与高调上线的姿态相比,设计师品牌并不是“放上去就能火”,其间还要突破四大瓶颈。
平台瓶颈
雷声很大期待雨点
3月31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16秋冬)的最后一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京东集团在北京饭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协力构建年轻设计师的线上发展平台,集合双方资源与渠道优势,为国内的设计师品牌开辟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新通道。
服装行业“互联网化”的命题几年前就存在,但与高调上线的姿态相比,设计师品牌并不是“放上去就能火”。去年10月底,当当曾设立“1元预售”的设计师品牌专区,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没有产生订单。分析认为,平台商期待为其服装业务板块造势,但彼此的定位和上线后的投入与推广也需要花力气去运营。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设计师品牌”后发现,价格区间在1000-5000元的商品销量明显低于定价1000元以下的商品。同时,不少设计师品牌的商家把商品价格定位于300-500元甚至更低。以销量较好的设计师品牌有瘾为例,女装成衣单品的定价普遍在一二百元,不少款式购买后的评论数就有200余条。
北商商业研究院分析表示,服装品牌不仅要有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价格,电商平台用户更多还是在追求一种物美价廉的双赢。
记者随后登录Rosemoo、Mildtree等设计师品牌的官方网站,没有找到下单及支付功能,也没有提供官方直营的平台链接,所谓的D2C模式目前看来还停留在线上展示和品牌宣传的阶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表示,中国服装业如此大体量、多品牌却充斥着很多中低端产品,不仅困扰着品牌商,也困扰着消费者。此时,服装行业应该把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好,从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整个过程应用互联网信息化,竞争力、创新力才能提高,盈利状况才能改变。将信息技术内化为品牌竞争力,转型就成功了。
定价瓶颈
200还是2000
对此,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表示,设计师品牌的定价不仅仅取决于设计,同样还取决于整合其他资源的能力,包括渠道、供应链、资金、平台等等。不同的品牌自身的情况不同,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话语权也有所不同,自身定位和定价必然会有区别。
从200元到2000元,究竟哪个定价是最适合设计师品牌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时装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武学伟建议,设计师品牌价格太高会令竞争力下降,并不需要做高附加值,而是以实际成本加上毛利后,给消费者一个适当的价格去拥有喜欢的服装。
“如今,连欧洲奢侈品品牌都开始降价并紧密联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互联网更是易于实现与消费者互动。其实无论哪个消费阶层的消费者,都在寻找所属层级内的最佳性价比。”武学伟说。
商业化瓶颈
回归工匠初心
“互联网+”的思想已经颠覆了服装行业的商业模式,以北上广深一线核心城市为中心铺门店的传统渠道模式已经不再广泛适用,设计师品牌进入市场的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复杂多元的市场环境下,不少设计师品牌舍本逐末,忽略了设计本身。
武学伟认为,如今各个省市出政策扶植设计师品牌,各个平台也都在找设计师,将设计师当做宠儿,这样容易将这个市场的从业者宠坏了。他建议,设计师还是应该回归理性,当有别的伙伴来替你做渠道、做宣传了,大家应该把这些环节省出的精力用于潜心做好作品,并在分销出去之后与合作伙伴分享利润和好创意。
张庆辉对此表示,要做好一个品牌,最关键的还是好设计。
实际上,本届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涌现了一批颇具市场潜力的作品。高级定制服装品牌BOTAO创始人薄涛告诉记者,在院校的设计大赛上,有一些作品做到了商业的成熟,适当褪掉了以往的过度艺术化,这些作品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店面面向消费者,既有环保材料的概念又有亮点。
资源瓶颈
资金并不是全部
与传统大型服装企业相比,设计师品牌在资源和成本上其实并无优势,这也是造成其定位定价尴尬的原因之一。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九牧王首席设计师赵玉峰告诉记者,当服装品牌采购面料时,不同需求量之间的成本相差很多,如进货3米、15米还是300米的面料,成本有时能够相差一倍。如果品牌生产量较小,则只能去零售市场购买布料。此外,设计师品牌的加工能力也有限,如果遇到销售较好的款式,则很难快速实现补单。
全部评论